以文化传承提升“文化小楼”品位 小楼镇既有深厚悠久的文化历史积淀,又是一方物资丰饶的宝地。千百年来,何仙姑的美丽传说为小楼镇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近年来,声名远播的迟菜心美食也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文化传承,打造文化小楼,成为小楼镇文明创建的关键环节。 小楼镇一方面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抓好报德祠等文物的修缮工作,擦亮何仙姑、增城菜心文化品牌,使得“仙姑诞”、“菜心美食文化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节庆深入民心。更是通过出版何仙姑题材小说集《何仙姑》,旅游文化系列丛书《仙姑故里》、《印记小楼》,增城菜心首个诗歌散文集《菜心花开》以及微电影《菜心熟了,我们就回来》等,让群众品得到人文,记得起乡愁。 另一方面大力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推进文化中心农家书屋、绿色网园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入开展文化进社区、文化下乡活动,举办“仙姑魅影”广场舞大赛,使看图书、上网、玩曲艺、跳舞等文明高雅的文化活动逐渐成为当地群众的一种生活习惯。 以学雷锋志愿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诚信友爱,互帮互助,这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文明乡风的具体表现。2014年,小楼镇刮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之风,成为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助推器。一年之内,小楼镇组建起了一支487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党员干部义务巡逻、退休干部看家护院、社区居民十户联防、政府雇聘人员治安巡查的群防群治格局,使全镇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12%,刑事案件下降15.5%; 全镇105名党员干部参与到“联村、联户、联民心”行动中,深入联系21个村(居)102个合作社共120户群众,累计走访群众1256人次,调处矛盾纠纷43起,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的农村路灯管理、河道疏浚、用水难等问题286件,切实做到定期家访、贫弱有人帮、有事电话通、民情放心上;镇里组建了爱心义工队,携手“爱心妈妈”走进校园、贫困家庭,累计为空巢孤寡老人、孤儿、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提供上门慰问和心理疏导服务达500人次。 以精细化管理打造美丽乡村 文明村镇离不开整洁的村容村貌。小楼镇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美丽、幸福小楼”目标,以美丽乡村为抓手,着力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大环境。该镇对镇域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科学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及村庄规划。为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小楼镇按照“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漂漂亮亮”三个阶段目标,建立了城乡统一的保洁队伍、保洁设备、保洁标准、保洁机制,扩大城乡垃圾分类处理覆盖面; 成立环境卫生考核监督委员会,通过以奖代拨和实施交叉环卫工作考核等方式,提升村社干部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积极开展城乡“六乱”综合整治,以铁的手腕整治城乡违法建设,使城乡环境焕然一新。同时,小楼镇通过以点带面形式,积极巩固西园村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推进九益、西境、东境等试点村及小楼村梓里新村建设。 在“广东省美丽乡村”九益村,处处红花绿树,花香鸟鸣,一派整洁有序的气象。回顾2015年3月3日“道路泥泞崎岖”、“荒草丛生”的破败情景,村民张伟忠称“今时今日的发展恍如隔世”。在镇村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九益村从整治环境卫生、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泥砖房改造,到健全文化活动中心、配套休闲体育设施,最终成功打造民主议事示范村,一点一滴的努力,凝聚成巨大的进步。 如今,九益村坪三社水库移民新村项目还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九益村是一个政治民主、环境生态、文化丰富、生活舒适的美丽新农村,未来的九益村还将更美好。”九益村第一书记张益望说。在九益村的发展里,我们透视到的,是整个小楼镇的文明新风。 谈及未来,小楼镇镇长曾鸿斌表示,全国文明镇的荣誉,离不开省、广州市和增城政府的领导及支持,离不开全镇人民的不懈追求,这对于小楼既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鞭策,更是奋勇前行的新起点。“我们将严格按照‘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目标,持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推动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共建,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人民更幸福。”曾鸿斌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