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增城市初溪村四口之家三人患癌 仅靠几亩田地支撑 还需30万诊疗费

15-4-8 09:44|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9841| 评论: 0|来自: 南方都市报

摘要: 2015年3月20日,农历二月初一,龙抬头的前一天,53岁的广州增城市增江街初溪村叶岗尾合作社的村民叶勤展在自家的水田里忙碌着。几百米外的家舍里,52岁的妻子赖焕银,在看着2岁出头的孙子。她是刚刚经历了肿瘤切除手 ...
2015年3月20日,农历二月初一,龙抬头的前一天,53岁的广州增城市增江街初溪村叶岗尾合作社的村民叶勤展在自家的水田里忙碌着。几百米外的家舍里,52岁的妻子赖焕银,在看着2岁出头的孙子。她是刚刚经历了肿瘤切除手术的癌症患者。她患的是中老年女性易发的子宫颈癌,手术后10个月身体日渐孱弱。70公里外的三九脑科医院里,叶家的一对儿女都住进了肿瘤综合治疗中心,接受着每天1000多元钱的药物化疗。

老大,25岁的叶严惠患的是星形细胞瘤,一种介乎于良恶性之间的肿瘤,手术切除2年多后复发。妹妹21岁的叶凤梅在相邻的病榻上,处于脑管膜瘤术后康复、化疗期,她患的是一种较恶性的脑胶质瘤。叶家父母儿女四口人中,三人在和癌症病魔作着斗争。虽然感觉到每一扇窗户都在缓慢关闭,但叶勤展和妻子、儿女们并不甘心放弃。唯一所仰赖的,只有三亩多薄田,和三亩多的蔬菜大棚。


儿子刚出院,老妈又患癌

老叶很是无奈自己接二连三摊上这样的事情。“好不容易把儿子供完了书,从增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进了广本,没想到一年多时间就碰上了这个病”,当时增城的医生说了一大通老叶似懂非懂的名词后,老叶唯一的感觉就是这病得治。不管将来得花多少钱。叶严惠患的肿瘤,名叫纤维型星形细胞瘤,ⅱ级,发作起来头痛欲裂。

发现得偏早,加上恶性程度相对低些。2011年11月在广州接受了化疗后手术切除。随后又是长达三个周期的化疗。“医生说用的是顶号的化疗药物,当时的感觉就觉得自己不是在吃药,是在吃比黄金还金贵的东西。”叶严惠向记者说道。好在手术、化疗后的效果不错,叶严惠很快从化疗带来的副反应中走了出来,开始正常的工作生活。

他的这一次续命,一共花费了9万多元,好在是职工医保,报销比例还挺高,自付部分几万元。年轻的叶严惠觉得自己年轻,肯干,总能将这些医药费给挣回来。常言道的“屋漏偏逢连夜雨,漏船总遇打头风”,很快成了叶家人的真实写照。2014年4月,当时52岁的赖焕银也得了癌症———妇科常见肿瘤子宫颈癌,偏中晚期。

叶家换了个人来接受癌症手术和化疗,再加放射性损害不小的放疗。原本因务农、劳作身体一贯不错的赖焕银,身体一下子变得孱弱起来。赖焕银不能再帮丈夫打理农田和菜地,家里的农作物收入减少,而且这次治疗,花了10来万,当时的新农合报销后,叶家花光了积蓄,还开始背负债务。

儿子复发,女儿患脑癌

时间过去了半年多,赖焕银的半年复诊没有发现异状。但叶严惠的脑部又开始钻心地痛了。笼罩在叶家人上空的阴霾又浓烈起来。复查影像,复发了。这一次需要开颅手术,切除胶质瘤部分,还得不影响主要的功能区。同时还得兼顾经济上的考量,叶严惠的手术在增城当地医院完成了。然后又是开始吞服比黄金金贵的化疗药。

从2015年1月份开始手术,到3月份住院期间。高职未毕业就半工半读的妹妹叶凤梅,一直担负着哥哥的陪护任务。虽然其间出现了恶心、腹痛,她也没太在意。直到哥哥出院前,叶凤梅一次突然晕厥在看护床旁,一检查,脑部也出现了肿块。哥哥出院,妹妹又住进了当地医院,开颅,切除肿块。结果显示右脑室管膜瘤,位置位于右前额部,一种恶性程度比哥哥的高的肿瘤,明确的ⅲ期(中期)。

老叶顿时觉得命运对叶家人太不公道了。即便是在当地医院治疗、手术,两兄妹的这一轮治疗,一共花了20来万。而那一段时间家里菜地种植的荷兰豆,只能卖到0.35元一斤。对子女病情的担忧和经济上的重负,让这个53岁的老农压力倍增。而且,一双子女的治疗,还得继续。用的药物是更敏感、副反应更好的化疗药物。当然更贵。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香蕉产量的气象预报模型 为乡
  • 试探广州市增城区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