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传统手工艺可通过创新传承发展 记者:《自然乐章》的创作灵感来自哪里? 陈静茵:主要与我的专业有关,我想找到目前传统工艺发展的突破口,决定使用金丝岩彩画这种表现形式是因为其由来久远但并非主流。 记者:那创作意图呢? 陈静茵:鹿是森林中行走的树,骆驼是沙漠中行走的山,孔雀与凤凰是天堂的一对眷侣。通过变形、夸张、抽象和意象相结合的表述手法,表现出的是远离城市的喧嚣和世俗的浮华的大自然。创作的意图是对当下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进行深入探究,对空间装饰、陈设艺术等表现形式重新融入工艺的精神进行反思与再设计。 记者:对于《自然乐章》获得2014中国(广州)民间工艺博览会暨第七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青年专场)金奖,你有什么感受? 陈静茵:我为今后发展金丝岩彩画这种民间工艺开拓出新的思路而欣喜。 记者:你认为《自然乐章》能获得金奖的原因是什么? 陈静茵:能够获得金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金丝岩彩画是集艺术、设计和装潢于一体的手工艺,它是工艺品与艺术品的结合,实用性与艺术价值都很高。金丝岩彩画是市面上不太主流的工艺画,它与其它民间工艺不太一样,牙雕、木雕、广彩、陶瓷等民间艺术是在手艺人自己的思维空间里完成的,而金丝岩彩画却是一种设计,它可以根据建筑本身的装修风格和空间大小进行设计,而后再制作成成品。《自然乐章》能够获奖,说明在现今的美术设计领域中,手工艺的创新与应用是得到肯定的。 记者:对传统手工艺的发展现状怎么看? 陈静茵:手工艺是一种情怀,与机器量产完全不一样,它很慢但很精致。手工艺人的情感在创作中得以抒发,例如金丝岩彩画创作,手工艺人的精神与人文情怀可以在这种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的现当代装饰艺术设计中呈现出来,其实用性和艺术性可以兼容。目前很多传统习俗和传统手工艺正在衰落,例如石滩镇麻车村的“舞火狗”,虽于2007年入选广州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其衰落已不可避免。传统手工艺的衰落有其必然性,但可以通过创新,拓宽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新路子,将其中的优秀元素传承下去。 名词解释:掐丝珐琅 在金属胎底上先用金属丝线勾勒出图案的轮廓,使用天然粘合剂固定,再焊接到金属胎上。然后将不同颜色的珐琅釉料填充到勾勒好的轮廓里,这些珐琅釉料由研磨成细粉的矿石和金属氧化物构成。将金属片放入温度在850至900摄氏度的特制火炉中焙烧,釉料会因高温而改变颜色,产生鲜艳的色彩。 岩彩画:岩彩画广义地讲是泛指一切以矿物色为主要用色的艺术作品。狭义地讲是指使用粗细颗粒的矿物色表现的绘画作品。 金丝岩彩画:在传统的掐丝珐琅工艺上,通过现代媒材矿物质砂石材料与镀金膜丝线的配合使用,融合岩彩画等上色技术,使用冷处理的现代手法,纯手工制作的绘画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