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镇帮助贫困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项目,扶持农业科技公司与二龙村田心合作社建立冬枣种植基地,种植面积110亩,可解决多名贫困户就业,扶持养蜂能手带领部分贫困户成立专业养蜂合作社;拿出25万元入股广州绿垠农业科技公司,发展约场村无土栽培农业,5年返还34万元,带动村民就业100余人;同时,跟踪服务好青迳村龟、正隆村娃娃鱼、二龙村火龙果种植等特色种养业,利用政策资金给予扶持,帮助做大做强。 精准实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小楼镇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和全体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为全镇17个贫困村和436户贫困户实现脱贫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小楼镇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建设,抓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选准配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高素质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 切实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聚焦“四风”突出问题,以建立作风曝光台、把庸懒散奢和工作业绩纳入绩效考核等措施,强化作风整治工作。把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作为“书记项目”,按照跳出“整顿”抓“整改”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庙潭村、正隆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 落实党员干部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以“三联”行动、“三进三问”活动为载体,建立民情联络制度,深入开展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连心桥”作用,深化党群共建活动,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设立党员服务岗,在镇区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在社区、行政村开通“便民直通车”,推动党建、就业、社区救助、计生卫生等近10项便民服务向基层下沉。 精准覆盖,最大限度惠及民生 小楼镇加强内联外引,有效融合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抓好惠民项目帮扶,不断拓展扶贫成效。1.投入220万元到镇自来水厂项目,实现利润增收用于提升贫困村集体收入。2.为贫困户购买新型农村合作养老保险和重大疾病及意外伤害保险,为330户贫困户按3935元/户标准购买空气能热水器,用于村内公益性事务支出等事项等。空气能热水器目前按照完毕,正在进行调试。同时投入20万元聘请贫困户为下乡送报员,提高贫困户的工资性收入。 3.投入6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对二龙村进行村容村貌整治,着力打造成为广州地区美丽乡村典范。4.积极主动联系帮扶单位开展各类帮扶活动。联系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发挥高校人才优势资源,该学院以庆祝小楼第十一届菜心美食节为契机组织文艺下乡演出队文艺,将文艺节目送到贫困山区和百姓,将文化、科技、帮扶送下乡。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为增城北部三个山区镇200名贫困中小学生举行了“科普一日游”专场活动,将科普延伸到增城北部贫困山区,提高贫困山区学生的科学素养。 5.“送报下乡”、“文化下乡”助力提升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越秀区委宣传部关心贫困村文化生活,为贫困村赠送订阅《南方日报》每天10份,由政府买单、百姓看报,通过党报影响力带动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促使当地村干部加强知识学习,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春节前夕联系增城书法、民乐等协会组织“赠春联,送汉乐,献爱心,闹锣鼓”文化下乡活动,将贴近百姓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送进贫困山区。6.以纪念何仙姑诞辰为契机,开展增城小楼田园跑,跑进岭南乡村,提高小楼镇绿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