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增城区石滩镇的“龙舟医生”顾嘉乐:3年修整59艘龙舟 让龙舟“硬气”起来

16-6-12 15:09|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324|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年端午节前后,增江河石滩段河面上便热闹非凡,附近的顾屋、元洲、碧江、岗贝、仙塘等村的村民不约而同地来到河上划龙舟,这一传统已延续了 ...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年端午节前后,增江石滩段河面上便热闹非凡,附近的顾屋、元洲、碧江、岗贝、仙塘等村的村民不约而同地来到河上划龙舟,这一传统已延续了上百年。在端午节前的3个多月里,是顾嘉乐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顾嘉乐,31岁,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顾屋村人,是一名机电装配工,也是活跃在增城、广州、东莞、佛山等地的“龙舟医生”,从2014年开始修龙舟,截至目前已修整龙舟59艘。


从小动手能力强拥有技术基础

农村的男性大多对电工无师自通,村里人电灯跳闸、保险丝烧了、车子坏了、打禾机坏了,总是自己动手修,而小小年纪的顾嘉乐遇到别人修机器的时候,都喜欢呆在一旁默默地观看对方怎么修。耳濡目染之下,顾嘉乐自小就爱捣鼓各种器械。10岁时,他拆了家里小抽水泵马达上的铝线,用新的铝线缠绕回去,竟然还能用。初二时,舅舅的新房要安装电线,舅妈建议由他负责。从未学过电工知识的顾嘉乐,自信地揽起了这个活儿。

他并不知道什么叫串联、并联,只是观察自己家中的电线接法和不同路段电线的粗细,有样学样地装了起来。装好后,一开电闸,全部电线都没有问题。自此,顾嘉乐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有了十足的信心。后来,顾嘉乐上了中专主修计算机专业,学习了计算机硬件与网络相关课程,读二年级时就帮着老师一起维修全校的电脑。因为技术过硬,中专毕业后,他被留在了学校,负责维修方面的工作。多年来的经验,培养了他维修器械时的敏锐触觉,为后来学习维修龙舟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寻访东江龙舟学习修龙舟技术

修龙舟,顾嘉乐最初只是把它当作一项业余爱好。出生在顾屋村的顾嘉乐,从小跟着爷爷和爸爸去“趁景”、看人扒龙舟,自然也对龙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2010年5月2日,他认识了一群龙舟爱好者。这群龙舟爱好者组成“寻龙小组”,开展“龙腾东江·龙船文化寻访活动”。顾嘉乐跟着他们,开启了“踏水寻龙”之旅。

这群龙舟爱好者利用假日走访了东江下游两岸的很多村庄,探访了东莞、番禺、三水等地的数家造船厂,拜访了10多名制造龙舟的老人,拍摄了上百个龙舟头、龙舟鼓,收集了大量关于东江龙舟的第一手资料。在造船厂,他们要么拍照,要么与造船师傅聊天,而顾嘉乐经常在一旁默默看造船师傅怎么造船,并研究船型。就是在那时候,他对修龙舟产生了兴趣。

修龙舟,首先要懂得船身的设计和制造,才知道什样的龙舟才是合格的。网上关于修龙舟的资料基本空白,村子里修龙舟的老人也只是靠口授心传,造船师傅更不会跟不懂的年轻人传授经验,因为这些技术是不外传的商业秘密。或许是被顾嘉乐的诚意打动,有些师傅还是愿意将修龙舟的秘诀传授于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寻访之旅,顾嘉乐对龙舟的了解越来越深,造船的技术也在脑海中渐渐融会贯通。在此之前,顾嘉乐时常帮石滩镇的“龙友”修补龙舟出现的一些小问题,一来维系“龙友”感情,二来也见识到了不同类型的龙舟。

很多地方会修龙舟的都是老人,大部分在年轻的“龙友圈”中并不活跃,即使龙舟有些小问题,也找不到人来修,而顾嘉乐听到有谁需要维修龙舟,总是自告奋勇去帮忙。于是,增城石滩有个会修龙舟的青年的消息,在“龙友圈”渐渐传开,越来越多的人来找他帮忙维修龙舟。因为长相老成稳重,大家都笑称他为“乐叔”。

修龙舟就是要让龙舟“硬气”起来

船身“软”、不受力,是龙舟最容易且不可避免会出现的问题,此时龙舟就需要整体的调整。调整龙舟是个“大手术”,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是不敢轻易接手的,一般的木匠只愿意接补补小洞、小缺口的活计。龙舟由杉木拼接组装而成,风吹日晒雨淋、放置方式不正确都会导致船身变形、变“软”。顾嘉乐介绍,正确的龙舟放置方式是以1:2:1为比例用4根柱子支撑,而非一般人想当然的以1:1:1比例用3根柱子支撑。

“十个村只有一两个村懂得顺着龙舟的自然弧度来放置,保持弧线形,而中间承重对龙舟来说是致命的。”顾嘉乐说。何为船身“软”?顾嘉乐解释说:“假如正常情况下是1桨,船身‘软’了,用同样的力气划桨就可能只划出0.7桨的功力,而船身够‘硬’,就有可能划出1.3桨的功力。”而他的工作,就是让船身“硬”起来。

2014年端午节前夕,广州黄埔区南岗村的几名“龙友”找到顾嘉乐,说有艘龙舟划了几年,感觉越来越不得劲,希望顾嘉乐帮忙看看。顾嘉乐来到该龙舟面前一看,发现它已完全变形,原本应像香蕉弯起来的龙舟,此时已变成直的。顾嘉乐断定,这艘龙舟肯定不“硬气”了。经过一上午的调整,该龙舟下水了,60多名龙舟手跟随着鼓声统一一划,当年“硬气”的感觉又回来了。有了第一次的成功,顾嘉乐的信心更足了。2014年,他修整了8艘龙舟;2015年,他修整了31艘;2016年,他修整了20艘。

修龙舟收入不高无年轻人愿学

说起来,顾嘉乐算得上唯一一个活跃在珠三角地区“龙友圈”的年轻龙舟维修匠。维修龙舟,所赚的钱还比不上他的本职工作。可顾嘉乐总是“技痒”,越是有难度的,他越想去挑战。南方的初夏,要不炎炎烈日、草木若焦,要么天雷滚滚、暴雨倾盆。维修龙舟时,顾嘉乐经常一修就是大半天,通常陪伴他的只有炎炎烈日、夏日的蝉叫声和飞舞的蚊虫。

以前的老师傅修整龙舟会在龙舟附近搭一个临时工作点,针对龙舟出现的问题制作一些配件,而顾嘉乐则会提前制作好不同规格的木头零件,一接到单,他就开着自己的车,载着两箩筐的配件和工具,到达龙舟所在地,发现龙舟问题后就立刻着手维修。龙舟爱好者不少,但会修龙舟的寥寥无几。

顾嘉乐说,没有年轻人愿意学这门手艺,因为这门手艺不容易学会,收入也维持不了家庭生活,而且经常在龙舟里一呆就是大半天,也不有趣,不是一份理想的职业。顾嘉乐担忧,没有年轻人愿意学,如果自己跑不动了,或许就真的没有人会修龙舟了,“我不希望任何一艘龙舟因为保养不好而无法发挥自己真正的实力,这将是所有龙舟爱好者的遗憾。”

版权声明:“增城视窗”(520zc_com)是广州增城最大的本地门户平台,本地特色明显且资讯丰富及时。微博和微信认证号:增城视窗;客服qq:945753060;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水龙村的张武章和姚小慧
  • 不只是牛仔服装名镇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