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曾经也在殡仪馆工作。” 2018年春节年三十,增城殡仪馆排班表上有范伟房的名字,这意味着他要值班到年初一的上午8∶30。增城殡仪馆实行24小时值班,作为增城殡仪馆出殡部部长的他,大年三十在寂静的殡仪馆度过,团年饭也是在单位吃的。范伟房早已习惯这样的生活。子承父业认真踏实工作16载“去殡仪馆工作,主要是受父亲的影响。”范伟房的父亲曾是增城殡仪馆工作人员。 当时,增城殡仪馆和单位宿舍相隔不过百米,住在宿舍的范伟房经常去父亲的单位走动,久而久之就对父亲的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当他毕业后说要去殡仪馆工作,家人也没有阻拦。“当年父亲在殡仪馆里什么工作都要做,收殓、火化等,不会像我今天这样专门负责遗体容貌修复,分工细致。但他的工作量跟我一样,只会多不会少。” 范伟房在增城殡仪馆工作的16年里,先后做过收殓工、驾驶员、火化工、遗体防腐整容师等工种,目前他在出殡部担任部长,主要负责容貌修复工作和管理出殡部。16年前,他的师父带着他学习容貌修复技术,后来师父们相继退休,他就主动去市殡仪馆学习防腐整容技术,还在空闲时间阅读相关书籍,现在的他也带着徒弟进行容貌修复工作。 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 范伟房说,自己性格比较内向。他的同事则说,范伟房总在默默做事。采用园林式建筑的增城殡仪馆栽种了大量绿植,环境相对宁静。范伟房帮逝者进行容貌修复的房间明亮洁净,一尘不染。工作时,范伟房会穿着白色大褂,戴着口罩和手套为逝者整理妆容。在整个容貌修复过程中,他心态很平和,与周遭安静的环境交融,能六七个小时不说话。 有一年,殡仪馆接到一名年仅20岁的逝者。他因车祸而丧生,面容被毁。逝者的家属希望他能体面地离去,提出想看到逝者原本的样子。接到通知后范伟房跟一名同事前来为逝者进行容貌修复。因面部损毁严重,范伟房只能对着逝者生前的照片一点点的进行修复。整个过程漫长而艰难,持续了整整7个小时。逝者的家属也在房间外足足等了7个小时。看到逝者面容修复完整的那刻,家属激动不已。 “如果让死者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对生者来说也是一种慰藉。”范伟房觉得,这是生者和逝者最后的见面机会,而他们这些容貌修复师就像生命最后一程的摆渡人。坦然面对生死生活更应乐观积极“家人都很支持,但亲戚朋友的误解比较多。他们觉得这份工作不吉利,但凡家有红白喜事都不会叫我过去。”范伟房对此也很体谅,“普通市民想起殡仪馆里的工作人员就单纯觉得他们是与死人打交道的,只知甚少甚至不理解也是情有可原的。” 在像春节这样一些喜庆节日时,街坊们都会走访亲戚朋友送去节日祝福。范伟房却很少出门,除非是特别亲密的同事朋友邀请,否则他也不会露面。他说近几年,亲戚朋友的想法开明了,亲戚间的接触也变多了。入行16年,他为不少逝者进行过容貌重整。他觉得,死亡本身是纯粹的,“生与死都是人生的一个节点,死亡是我们所有人的结局。我觉得,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提前接受这份悲哀,而是要更加乐观更加积极地去生活。”这是范伟房工作多年来一直未变的想法,也是这种信念让他始终坚守在这个工作岗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