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增城媳妇郑黄月芳继承丈夫遗志心系桑梓 娘惹博物馆藏有郑景贵家族百年风华

20-10-2 08:38|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408| 评论: 0|来自: 一波说

摘要: 生于1918年的郑黄月芳,祖籍广东东莞,但她却是地道“香港女”,她19岁嫁于广州增城的华侨郑中钧。郑黄月芳女士系马来亚著名侨领郑景贵的曾侄媳,郑景贵祖籍是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福和郑新村人,这个家族200年 ...


顺带提及,郑景贵也汇巨款在家乡增城兴建“慎之家塾”,主要供家乡子弟读书学堂之用,旧址在现今的“育才小学”校园内。另外,娘惹博物馆(原称“海记栈”)现为孙氏人拥有,2000年左右,彼时已是八旬的郑景贵第五代孙因其后代移居国外,这座大宅被孙氏购买,又花数百万马币修葺一新,辟为博物馆接待访客,但建筑基本上仍保留了旧有形态及风格。

19世纪及20世纪华人在大马锡矿产业链中所扮演的角色,且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福建人(主要是闽南人)、客家人、广东人、潮汕人,过去在大马锡矿产业链上各具风骚,彼此也有重重矛盾和争夺,势力格局也是不断变动的。华人族群关系在大马槟城周边板块变迁,也出现多次“大洗牌”,其中,“海山”和“义兴”两派的大佬曾出现了严重的对立。郑景贵在槟城兴建的“慎之家塾”和“海记栈”就是此种对立关系的历史展现。


(槟城侨生博物馆里的郑景贵画像)


当年,郑景贵将“义兴”建筑推倒夷为平地,再在这块旧址建宅,意图很明显,我将他们彻彻底底打败了!广东群体为主的海山派和以客家人为主的义兴派,无论是岭南还是粤东,但毕竟都是广东人群,后来也因相似的文化背景而将对立淡化了,此中,福建人也在当地迅速崛起,也正是这样的复杂背景,造成了今天槟城华人社群大致的构成格局。

举个例子,祖籍福建永定的胡子春(foo choo choon,1860-1921),曾是一代马来西亚锡王,他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福建人也是客家人。在拿律战争时期,胡子春在“海山”领袖郑景贵二哥郑景胜的矿场受雇佣,后来他娶了郑景胜的女儿,成为郑氏家族的女婿。游离于海山、客家及福建人三大阵营,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这里仅是“抛砖引玉”,对华侨史有兴趣的人,可以从槟城郑景贵家族这里,找出更多华人在东南亚社会关系板块变迁及重组关系。

郑景贵这个人,就是解读大马华人有关客家、福建、广东社群关系网络的一把钥匙。郑景贵,生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光绪24年(1898年)逝世,享年78岁。他的父亲郑兴发因生活无着,携第二子郑景胜漂泊南洋,留下他和母亲赖太夫人在家相依为命。增城中新福和,旧称绥福都。道光二十一年(1841),20岁的郑景贵尊母命也赴南洋,到马来西亚霹雳州和父亲相聚,当时他父亲做小本生意,仅能糊口而已。

子承父业,郑景贵先是跟随父兄做苦力,后来他在福建人开的公司协理财务,也积累了一些本钱,大约在1858年时独立经营。自1848年马来半岛霹雳州的拉律发现锡矿之后,不少大马华人因之而致富,郑景贵是其中一位。靠承包矿山开采,经营有成,到他42岁时已是大马矿业界巨子。清末直隶发生大水灾,郑景贵得悉灾情后,以其母亲赖太夫人名义捐巨款赈灾,朝廷赐赠“急公好义”牌匾。


(槟城侨生博物馆内郑景贵夫人林氏的画像)

1885年中法战争镇南关大捷,郑景贵也因捐助巨额军饷,为表彰其赤忱爱国之心,赐封他及其林氏夫人三代享受二品官衔荣誉,准其族人及后裔在他家乡增城建造“荣恩”石牌坊,横批镌刻“急公好义”四个大字并“文武至此下马”之封旨。郑景贵有9子,其中第四子郑大平后来成为大马金融界泰斗之一,1918年,郑大平成为第一个获准发行个人钞票之人。

郑景贵家族的孙曾辈中,也有不少事业成功的人。比如香港的郑国安、郑国生,以及曾孙郑中枢、曾侄孙郑中均等,他们亦传承祖辈遗风、乐善好施。财富“吐纳有道”,有进有出,才是真正的财富英雄。顺便交代一下郑景贵的原配夫人,她被清廷赐封二品夫人,晚年时移居香港,1932年辞世,享寿107岁。林氏十四岁时和郑景贵完婚,当时郑景贵还未发迹,丈夫下南洋时是她侍奉婆婆。后来,郑家发达后,邑中盗贼曾二次入侵,也是这位智勇过人的女子,率领乡亲击退来犯之盗贼。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