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相对气象产量 由图1可见,1992—2021年增城香蕉气象丰年有8年,分别是1992、1993、1994、1995、1996、2007、2020、2021年;气象平年有7年,分别是1997、1998、1999、2000、2005、2018、2019年;气象歉年有15年,分别是2001、2002、2003、2004、2006、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且2008—2017有长达10年是维持气象歉年现象,这与对应的10年内增城区的气候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相关性。 图1 1992—2021年增城香蕉相对气象产量分布 其中,气象丰年产量年际波动较大,丰年由前期的增产20%到后期的翻倍增长;而歉年则相对稳定,减产幅度一般在20%~40%。 3 增城香蕉产量与气象因子关系 香蕉原产热带地区,适应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气候条件,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表现为喜湿热怕寒害和霜冻[5]。日平均气温24~30 ℃为生长最适宜温度,温度高生长快,温度低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适当的低温对香蕉生长和提高果实风味有利[6]。增城年平均气温22.2 ℃,≥10 ℃年积温为8 010.31 ℃·d热量条件充足;极端最低气温和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分别在3.7和10.3 ℃;同时日最低气温≤5 ℃的天数为4.8 d, 且全年无冬;增城完全符合薛丽芳等[2]研究的基于GIS香蕉种植气候的最适宜区域。 由于增城全年无冬,越冬期低温寒害较轻对香蕉生长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为深入研究影响增城香蕉产量的气象因子,将1992—2016年日照时数、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积温、低温日数、降雨量、最大风速及其日数、极大风速及其日数的旬、月气象数据与趋势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从结构中选取呈显著性相关并有明显生物学意义的关键因子有8个,均达到0.05显著性水平,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香蕉产量与气象因子相关性 在增城,香蕉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不同大小的蕉苗种植时间也有差异,但以春植和秋植居多,春植营养生长期为5—10月、抽蕾-收获期是11月—次年4月;秋植营养生长期为9月—次年3月、抽蕾至收获期是4—8月。由表1可见,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降雨量、平均气温以及最大风速是影响增城地区香蕉产量最关键的气象因子。 其中1月下旬的日照时数与香蕉产量为正相关,表明这段时间的光照充足,则香蕉生长较为适宜;6月下旬降雨量与香蕉产量为负相关,雨水充沛会导致香蕉减产,反之香蕉增产。值得注意的是,气象部门一般将每年5月21日至6月20日称为龙舟水时期,这一期间暖湿气流活跃,常出现持续性大范围的强降水;而6月下旬正值汛期且为龙舟水后的时期,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几率较大,农户种植香蕉时应避免在这敏感时期种植香蕉。 另外,7月下旬平均温度与香蕉产量呈正相关,若该时期高温天气持续,香蕉产量增加,反之则减产;8月中旬的平均温度与香蕉产量呈负相关,若该时段高温天气持续,会导致香蕉减产。增城地区7月平均气温是一年中最高的,8月开始缓慢回落,近年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增城8月中旬偶有出现气温异常偏高的现象,则会影响香蕉产量异常。9和10月下旬的最大风速也是影响香蕉产量的一个关键因素,9月最大风速大,则会引起香蕉减产;而10月下旬最大风速与香蕉产量呈正相关,因此10月下旬最大风速大,会引起香蕉增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