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庭服务部潘师毅:社工是一份幸福的职业 潘师毅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一名瑜伽老师,一直在全国多个省市从事不同的职业。2011年9月,她结束了自己的“全国巡游”,回到增城从事社会工作。短短几个月的社工历程,让她觉得社工是一份幸福的职业,可以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有需要的人。“虽然我是个新手,但我乐观、积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以热情和真诚感染他人。”潘师毅自信地告诉记者,为了做好社工工作,她恶补了各种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知识,真心对待每一位上门求助的群众。但在家庭服务部面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她觉得孩子是相对“难搞”的群体,因为需要时刻注重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稍有处理不当的地方,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本来我是一个‘嫌’孩子麻烦的人,但通过以自己的真心去了解和接纳他们纯真的内心,我获取了他们的信任和喜爱,也学习到了与孩子沟通的技巧。”潘师毅说,孩子也懂得回馈和感恩,现在不时会收到孩子的意外惊喜,一份小小的手工礼物,便让她感到暖暖的欣慰。“社工是一项基层工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生一种基本的追求,从事这份职业,我可以获得一份心灵上的满足感。” 4.妇女服务部陈小容:把社工作为终身事业 陈小容在广州地区从事教育工作长达8年,涉及儿童感统训练、亲子教育、“叛逆青少年”转化工作,如今她最擅长儿童、青少年个案辅导,家庭关系咨询、创伤性治疗。2011年4月,她来到了增城市一个新生的社工机构——乐众社工中心,开始从事妇女服务部的工作。 相对80后社工,陈小容虽年纪偏大,但工作激情一点不输给年轻同事。她说:“帮助别人是我的兴趣之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投入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我觉得很开心。”她觉得终于找到了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她认为她正以自己积极、自信的性格化成一股正能量去影响需要帮助的人。 “在增城我接触过一名患强迫症的女案主,通过帮助这位女案主,我感到不仅自己学到许多工作的新方法,更令我感到幸福感大大提升。”陈小容告诉记者,该女案主因受童年阴影困扰患上了强迫症,想结束生命。幸好在街坊的介绍下,找到了陈小容。陈小容通过不断学习、向同行求助,获取新方法,帮助女案主。如今该女案主对未来重拾信心,生活走上正常轨道,还重回社会就业。 “增城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爱这一方土地,更爱这一方人。这里给予了我成长的机会,也给予了我回馈社会的机会,希望我的努力能为人们的生活添一点色彩,希望我的专业知识能为身处困境的人点燃更多希望。”陈小容表示,她将把社工这份职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来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