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增城市旅游产业的文脉大剖析

12-1-25 10:23|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643| 评论: 0

摘要: 增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地处连结香港、深圳、广州3个大都市中间的“黄金走廊”经济区位,随着增城市经济和社会步入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广州“东进”战略的实施,增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本文主要通过增 ...
在增城东之蕉石岭,亦曰浮定冈。相传浮山初来,以此二山为碇云。罗山与浮山合体为罗浮山⋯⋯(罗浮山)向来称为百粤群山之祖。《后汉书·地理志》刘昭注:“有浮山自会稽浮往傅罗山。”《太平御览》引南朝沈怀远《南越志》云:“此山本名蓬莱山,一峰在海中与罗山合而为一。”袁宏《山记》称:“罗山自古有之。浮山本蓬莱之一峰,尧时洪水泛海浮来傅于罗山。”这些都是罗浮山得名的传说。

焦石岭,位于城东的东方村。石呈焦褐色,故名。山高253m,形如面包,山顶秃平,屹耸荔城东方,成为天然屏障。山顶有闻名的“细女坟”,何仙姑坐石。关于罗浮山的传说,从今天科学观点来看,也是“事出有因”。罗浮山南北两部分的岩性确实很不相同。据广东省地质局编制的《广东省地质图》,罗浮山北部(浮山)由元古界震旦系变质岩组成,而南部(罗山)则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组成。由于岩性的差异,罗浮山南北两部分在地貌形态上和植物群落组成上都有不同。

增城县名之由来与神仙文化分不开.增城县名之由来有3种说法:其一,据清嘉庆《增城县志》卷一引旧志谓:后汉时南海郡属县仅六,献帝建安六年(201)增置此县,故名增城。其二,据宋《太平寰宇记》:增城“因增江为名”。其三,据唐《元和郡县志》:增城之得名,乃因“昆仑山上有阆风、增城,盖取美名也”。明嘉靖《增城县志》:“或以楚问增城九重故名”。目前似以第一种说法被引用最多,其实,上面三种说法,以第三种为最早。

《元和郡县志》成书于唐元和八年(813),可见,增城之得名,一开始就同神仙文化有关。中国古代神话谓昆仑山为神仙居住之地,有层城(又作增城)九重,分三级:下层叫樊桐,一名板桐;中层叫玄圃,一名阆风;上层叫层城(增城),一名天庭,为太帝所居,上有不死之树。《后汉书》五九《张衡传·思玄赋》:“登阆风之层城兮,构不死而为床”。《楚辞·天问》:“增城九重,其高几里?”《淮南子·地形》:“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

中国古人认为,天有九重,叫“九重天”(地狱却有十八层)。过去的戏曲有唱词:“有朝一日春雷动,得会风云上九重”。“九重”即“天”也.上可见,“增城”就是指昆仑山上的仙境。增城名称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弘扬增城的神仙文化,营造优美清洁的“仙境”氛围,可有助于增城旅游业的发展。又增城中部有著名的白水山,其得名是因有瀑布如白练之故,但也有人认为可能同昆仑山神话有关。

《淮南子》言:“白水出昆仑之山,饮之不死。”屈原《离骚》:“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绁马”。因此,增城同以八仙为代表的蓬莱系神仙有不解之缘。八仙文化应当成为营造增城“仙境”的重要因素。“北有蓬莱三岛南有增城九重”:以仙姑为代表的八仙文化氛围北有蓬莱三岛,南有增城九重以仙姑为代表的八仙文化氛围南有增城九重”世界上当然没有什么神仙,但神仙文化里,蕴涵了丰富的内容,涉及社会、历史、道德、情操、处世、人生哲理等多个方面。

我国的神仙信仰历史悠久,它是以追求长寿、长生为特征的。在今天的条件下,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愿望是有可能实现的。神仙文化与康体旅游的结合,并不会导致封建迷信的泛滥。在中国,八仙形象和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学者指出,中国各路神仙多达数百,因何唯独八仙如此风光?盖因八仙形象丰富多姿,具有广泛代表性,迎合了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心理需要。富贵与贫贱,端庄与粗野,美丽与丑陋,男女与老幼、健康与残疾,社会各色人等,都可在八仙中找到“知音”。在增城,有关何仙姑和八仙的传说和纪念建筑很多(有些已受到破坏),其中许多可以作为增城珍贵的旅游资源。

一个民族的神仙文化,取其精华便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学艺术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有人说,不了解希腊神话,就不可能研究西方文学艺术。直到今天,神仙文化仍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我国的神话传说丰富多彩,比之希腊神话毫不逊色。但却不如希腊神话在世界上传播得广泛。增城市应当继承我国神仙文化的精华,为今天所用。让其走向世界。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