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极具历史价值的增城李旭初抗日客家山歌

12-3-22 03:48|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289| 评论: 0

摘要: 李旭初老前辈是增城福和花山村人,增城师范第一届毕业生,曾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十一中队政治员,福和贵章纪念小学教导主任,福和中学校长、增城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增城县第一届委 ...
客家人爱唱山歌、爱听山歌,这是人们公认的事实,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所长、谭元亨教授在《增城客家山歌精选.序》中写道:“人们看好客家山歌、正在于它所具有的永久魅力、神话般的魅力。”一年多来,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艺术团在增城广场乐湖舞台的演出经历,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逢星期三、五晚上,上千客家山歌爱好者紧紧围绕着舞台,不时发出欢乐的喝彩声。白天,客家人见面都会自然而然,谈论起山歌演唱来。作为客家人喜闻乐见的山歌形式,李老前辈的山歌创作在艺术上有许多特点,可说是客家山歌创作的典范:

(一)打破了“条条山歌有妹名”的框架,给山歌赋予捍卫祖国与人民解放的新内容。

传统客家山歌多为情歌,所谓“客家山歌特出名,条条山歌有妹名。条条山歌有妹份,一条冇妹唱唔成。”在革命圣地井岗山等地,山歌开始成为革命斗争的武器,用山歌的形式宣传革命,鼓舞群众斗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就曾收藏过作为革命斗争武器的《兴国山歌》,可惜现已丢失了。现在我们熟悉的《十送红军》,就是井岗山的山歌。李老前辈在当时,不一定知道井岗山的山歌,但他是在增城用山歌形式描写伟大题材,用山歌鼓舞群众斗志的第一人,这是对山歌表达内容的突破。即使写男女之情,也赋予了抗日的内容

。如《村妇谣》:“我也唔系绣花娘,针线原来好平常。哥若全心打日本,妹愿同汝补烂衫。”新中国成立后,增城的山歌爱好者,继承了李老前辈的光荣传统,与时俱进,创作了大量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服务的山歌。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派潭任公社当书记的钟煜明同志就很善于用山歌形式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逢开基层干部会都唱山歌,用山歌代替作报告,很受欢迎。由中共增城市委宣传部列荣辉部长、增城市人民政府叶鸿副市长亲自策划,增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南国艺术研究院、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合编的《增城客家山歌精选》就搜集了各个年代与时俱进的客家山歌,是增城客家山歌发展的历史记录。

(二)以山歌的形式塑造了栩栩如生的抗日人物。

平常的文学形式是靠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而作者却是用山歌来塑造人物,这是很难得的。作者身处斗争的第一线,熟悉生活,熟悉群众,他塑造的人物,各有自己的外形、思想、语言、个性。作者笔下的身材高大坚强、枪法非凡、“飞禽走兽限一枪”、使支左轮闪闪光、肩挂千里镜、转战增城各战场的民族英雄郑贵章,年老须白、“暗摸暗拿担鸡走”、“气虾气急难支持”的张老伯,“堂前鸡叫想天光,争先担水入厨房”。白天忙里忙外、晚上上夜校唱军歌“唔做汉奸嘅妻女,唔阻丈夫上战场”的村妇,“一支毛笔一盏灯,一堆课本放台前”、“左手拍蚊右手改”的战时教员、“半夜醒来摸一下”,单见枕头不见妈的孤儿等,都各有不同的语言、性格,一一浮现在我们的面前。

(三)语言平实、生动,句句到位、针针见血,不説空话。

如《摸官塘》,只有四句,28个字,就生动地描写了一场战役:“八月十五好月光,我军来去摸官塘。大刀来配手榴弹,斩得鬼子发惊狂。”时间、地点、人物、战斗过程、战斗成果都生动显现。《男扮女装》也是四句28个字,描写了男扮女装的巧妙与效果:“鬼子想要花姑娘,妻子要我扮女装。男人扮作女人样,裤头带下捏短枪。”其余不再赘述。综上所述,李旭初老前辈的山歌,是产生于伟大历史时期的民间文艺精品,在增城是独一无二的,专家们认为:在广东境内能保存下来的抗日山歌,也不多见。本人建议:应把李老前辈的抗日山歌列入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而争取列入广州市以至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作为中小学的乡土教材。
123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