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方努力,市政府最后决定,将企业负责的统筹金降至45000元,财政负责20000元。对特别困难的企业,市政府采取先垫支的方式,解决了所有企业离休干部的医疗统筹问题。他担任第一届增城关工委主任时,与所有委员们一起毫无怨言,交通费和电话费都是自己掏腰包支付的。 但他们从来没有向市委提出过要求。以至于广州关工委主任致电增城市委书记,希望他们能解决增城关工委的交通费问题时,增城市委书记很讶异地说:“有这项费用吗?他们可从来没提出过。我们立刻解决。”他常常劝老干部说:“不要为眼前的利益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就是最大的财富。和气能生财。” 和善积德,关爱困难老干部 邱秋是增城市老干部活动委员会的成员,退休后先担任副主任,两年后任主任。活动委员会最主要的工作是配合老干部局做好各项工作。他们协助老干部局组织好老干部活动,帮助老干部解决一些困难,代表老干部向市委,市政府反映一些情况,上门慰问一些有特殊困难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干部等等。这种以老管老,以老同志关爱老同志的办法在老干部工作中属首创。 哪个老干部有困难,他就去帮助哪个老干部解决。1999年,市供销社属下的日杂公司离休干部邢文范,因年老体弱病痛多,经常要看病吃药。单位不能按时报销他的医药费,使他无法正常就医。邱秋同志知道后,立即上他家了解情况,并找到日杂公司的上级主管领导,向他宣传老干部工作的政策,要求他们协助解决好老干部的医药费。不久,邢文范老干部的医药费得以顺利解决。 作为一名70多岁的老干部,他依然作为一名工作人员的身份与老干局的领导一起去探望离退休老同志。有一次,他去探望一名名叫温泉的80多岁的老同志。他是一位老革命了。老是念叨着没人来看他。听说组织上要来慰问他,老早就等在楼下,看到邱秋同志与老干局的领导来,泪水哗哗地就流下来了。他说,“我是老同志,你也是老同志,为什么来看我呀。邱秋说,我比你年轻,看你是应该的。只要我能还能走,我都要坚持探望你们。能来看你,其实是我的福气,我为自己积了德。” 温泉老同志再次感动得热泪盈眶。老干部患病住院或者生活不能自理在家养病,邱秋同志经常和老干部局的同志一起去探望。特别是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干部每年上门必探望两次以上。据不完全统计,他每年上门探望老干部上百人次。这对于一位70多岁高龄的老同志来说,多不简单啊。 和蔼可亲,甘做护花春泥 他的“和”融化了了很多人的心。他的平易近人,他的热心助人,他的宽容平和,使增城市各大协会都争相聘请他为顾问或名誉会长——老干活动委员会、老促会、钓鱼协会、海外联谊会、台属联谊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老干部艺术团等等。他说:“我当也可以,如果协会需要我帮忙的,我会立刻去办。但我一分钱也不要。” 在这个名利喧嚣的社会里,邱秋同志能保持如此平和的心态,为老同志的工作不停奔波,实在是难得。2008年9月,他再次接过重任,任增城市党建工作指导队队长。这支队伍的建设是为了充分发挥全市党员离退休干部在推动社会发展,服务党员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它对指导员的要求是:“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指导队成立以后,邱秋老同志立刻组织老干部深入镇(街)及有关单位对党建工作进行调查研究;上门慰问老干部;开展咨询、谈心活动;将收集的社情民意,积极向市委反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他的一段新的征程又启航了。他说:“做老干部工作,我是永不知倦的。我一直用开开心心每一天来要求自己。不知不觉,我差不多离休15年了,我也开心了15年。”邱秋老同志,就是这样实践着他的“和”字哲学,和和美美地过着为老干部服务的快乐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