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郑黄月芳:19岁那年就嫁了 恪守"增城媳妇"本分77年

13-10-5 06:38|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0055| 评论: 0|原作者: 熊俊敏|来自: 增城社区报

摘要: 增城有很多华侨,郑黄月芳就是其中受人敬仰的一位。这位冠了先生郑中均夫姓的女人,带领着她的家族,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为增城的发展捐资赠物超过300万元。她虽然已96岁,却有着66岁的容貌和36岁的心态,至今仍然 ...



在郑新村,郑黄月芳看到叔公太郑景贵创办的育才小学,因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动了要重修育才小学的心。“我特地飞去美国,找了我先生的一个侄子筹款,谁知他犹豫不决。恰逢香港股票大跌,我又滞留在美国回不来,一下就跌去了十几万块的钱。我那个心痛啊,可是没办法,学校还是要建的,就全部自己掏钱建了,建的时候族人就又捐了一些。”

从此之后,郑黄月芳就没停下捐助家乡的脚步,建学校,她捐钱;建体育馆,她捐钱;建医院,她捐钱。钱不够了,她只会向她的家族成员开口,于是,就有郑中钧先生的堂弟郑中枢捐建了郑中枢楼,郑潘淑芳女士捐建了郑中邦室,郑从基先生捐建了郑中辉室等等。

捐助,对她而言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就如她说的:“别人问到我,我觉得有必要就会捐。”她奉献给了家乡一颗热心和无数的钱财,先后发动郑家后裔捐资兴建当时的福和镇育才小学、增城县体育馆、郑中钧中学,还为增城教育基金会、增城华侨中学等捐资赠物,累计超过300万元。

家乡回报予她无上的尊敬和荣誉,虽然她捐赠一向以郑老先生或郑氏家族的名义,但福和郑新村的乡亲在修建一条家乡小道时,还是以“月芳路”以明名,她多次建议改为“中均路”或“均芳路”,乡亲都还是坚持要叫“月芳路”,她也只能领情作罢。增城市人民政府授予她“增城市荣誉市民”的称号,广州市政府也授予她“广州市荣誉市民”的称号。

喜爱旅行懂得生活


2013年9月26日,和煦的阳光洒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郑黄月芳利落地推开了增城宾馆的大门。满头银色的短发梳得整齐,耳带紫荆花瓣似的钻石耳环,一副金丝墨镜,再配上一条螺旋条纹的丝巾和得体的着装,她拎个简洁的皮包。明明一大早就从香港奔波回乡,还因司机绕错了路,花费近4个小时才到达的那个人是她,却对记者一行再三致歉和道谢,礼貌地尊称比她小几十岁的记者为“先生”和“小姐”。

“她是一个很讲礼仪的大家闺秀,很有修养也很懂得生活。”老师曹丽娥与郑太的结识也颇具渊源,她是郑太在增城的朋友之一。曹丽娥说,不说别人都看不出来她的真实年龄,看上去像60多岁的容貌,跟她对生活的良好心态有关。闲暇之余,她喜欢和朋友打麻将。她说,年纪大了,如果不动动脑筋是不行的。

每天,她都会抽出时间看看电视新闻或报纸杂志,她自动说起这次台风“天兔”的来袭,还感叹了一句“天灾害到好多人无家可归。”此次回到增城,她行李不多,唯独带了三大箱的书,有几十本横跨几十年的《荔乡情》,上面记录了增城的发展、华侨的消息,都是她多年来的收藏。还有历史书、国学书等等,这些都是要捐到郑中均中学的图书馆里去的。

除了之外,她还喜爱粤剧,身为香港东区妇女会副主席的她,曾经为了赈灾筹款,登台表演《昭君出塞》。当时的她,无论上班、走路、做家务都会不自主地小声哼唱粤剧,还备受赞美。无独有偶,在一次广州市荣誉市民的见面会上,有群众把她误以为是粤剧名伶“红线女”,上前和她合影留念,从此,她又多了个外号“女姐”。

郑黄月芳还有一个多年都在坚持的爱好,就是旅游,而且是“自助游”。从她20多岁送儿子和女儿去国外读书开始,几十年间,她就慢慢游遍了欧洲、美洲、亚洲。就在上个月,她还去了台湾。她朋友很多,信佛的她总是说:“信佛之人都信缘,相识是缘,支持也是缘,我相信行善是会积德的。”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