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新塘湛若水重修增城凤凰山崔清献祠的意义

13-11-16 03:49|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160| 评论: 0|原作者: 汤志刚

摘要: 崔与之(1158—1239),字正子,赐号菊坡,南宋名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增城(今荔城街)人。光宗绍熙四年(1193)进士,历仕光宗、宁宗、理宗三朝47年。晚年屡召不起,卒赠少师,谥清献,故世称“ ...


番禺史官没有从上下文关联来理解,而断章取义将文中“番禺”单独缩小理解成后来的“番禺县”一地,而原文中的“番禺”实意指广州,在文中意指崔与之与张九龄、姜公辅、宋余靖同出自岭南地域,相对前三者而言是“晚出”。湛若水撰写《新置崔清献菊坡先生祠田记》中明确记载“公(崔与之)吾党人也,故居在增城凤凰山阳”无疑确立了史实的作用。

其作用是积极的,并最终直接反映到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黄佐编纂作为官方正史《广东通志》中崔与之相关的载述:卷二十《崔清献公祠》载录了湛若水《新置崔清献菊坡先生祠田记》全文;卷第五十八、卷十三中《崔与之》均比《宋史》更为明确具体地记载:“崔与之,字正子,增城人。”以此纠正了当时人们对《宋史》卷406卷《崔与之传》中“赞论”的误读。

第二,保护、强化增城优秀历史文化和积极促进地方教育。湛若水对崔与之本籍增城在正史《广东通志》中的历史性确立,同时起到了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加强作用。湛若水在增城县政事中为崔与之制定岁祭;同时亲自制定具体而隆重的祭礼;改建其住宅为明诚书院,由知县林钺主持校勘刊行《崔清献公言行录》,当中收录《新置崔清献菊坡先生祠田记》,这些举措事实上起到对内强化促进推动和对外保护宣示的双重作用。而明诚书院的建立对当时“增城穷邑,书籍罕有,故士难欲研究”[21]的增城地方教育来说无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在增城原有优秀历史文化传承上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崔与之无疑是增城乃至岭南广东历史上重要的历史文化人物,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是历代知识分子为人为官的典范,历代名臣史家儒宗学者名流对崔与之评价均甚高。元《宋史》、明清《广东通志》均为其立传,《宋史》称之与唐代张九龄、北宋余靖“并驾齐驱”。由此增城凤凰山崔清献祠远超出一般家祠的作用,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瞻仰祭拜崔与之,具有重要地域历史文化代表性的建筑。

在明代洪武元年(1368),因指挥胡通毁祠占地建为私第,崔与之在增城的祭祀由此废止。到了洪武三十一年(1398)崔与之五世孙崔子璲由增城迁居番禺三山,并在三山重新建祠,在宗族方面才开始恢复祭祀崔与之。直到宣德庚戌(1430)年,三山崔与之六世孙崔伯胄及其堂兄崔伯箕在凤凰山南麓旧址重建,崔与之的祭祀在增城中断62年后才得到恢复。

明代三山崔与之后人一脉发展壮大,形成地区较有影响力的一支,且在三山建祠,以致后来番禺县史官误读《宋史》,认为崔与之是广州府番禺县人,并为此笑弄增城史笔张文海。到正德年间,增城凤凰山自南宋延续原有的崔清献祠却满目“荒落寂寥”,由此一度出现增城广州两地里外皆遗忘误解崔与之本籍“举废菊坡”(湛若水诗句)的局面。在关键的历史时刻,湛若水重修崔清献祠无疑对增城优秀历史文化在传承上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此外,陈献章师徒对崔与之的敬仰推崇和湛若水一系列的确立保护与推动活动,直接反映“菊坡学派”对明代陈献章、湛若水师徒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2]。崔清献祠经明清崔氏后人及当道贤能乡绅有识之士的重修重建一直相延续至民国,客观反映出:从明代,上接宋元下到清代民国,凤凰山崔清献祠一直为增城地区乃至广东岭南地区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结语

现藏凤凰山凤凰亭下的《题崔清献公<言行录>》碑印证了崔清献祠在明代的真实存在。湛若水重修崔清献祠一系列用心良苦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举措,在增城优秀历史文化的保护确立与积极推动促进增城教育上起到突出重要的典范作用,其影响无疑是深远的,颇值得后人深思学习。《题崔清献公<言行录>》碑正是增城市历史遗留至今与湛若水、崔与之同时相关联的仅存的极为珍贵的碑刻文物,是那段历史和地域文化的真实见证。

同时是一面小小的窗口,让后人依稀看到那段岁月在湛若水心中落下的光和影,从中折射出湛若水推动增城历史文化以及教育事业的热诚与执着。湛若水重修崔清献祠对增城优秀历史文化的保护确立与推动促进增城教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注释:
[1]《崔与之与岭南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p60暨南大学张其凡教授文《宋代岭南第一人——崔与之》.
[2][22]《宋丞相崔清献公全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p386暨南大学张其凡教授文《菊坡学派:南宋岭南学术的主流——再论宋代岭南三大家》.
[3][4][5][6][7][8][9][10][11][18][19][20]《宋丞相崔清献公全录》(同上)p134,p141,p132,p138,p225,p224,p227,p227,p228,p226,p196,p35.
[12]民国十年《增城县志》影印本p474.
[14]《荔城镇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p335.
[13]《增城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第1版,插图p4.
[15][16]《荔城镇志》p443,p488.
[17]《宋丞相崔清献公全录》插图p3.
[21]嘉靖十七年《增城县志•学校类》天一阁藏本p326
123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