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增城概述 查看内容
新闻热点 增城概述 政务文宣 人物事迹 文学作品 吃喝玩乐 风土人情 千奇百怪 历史文化 观点社论 便民服务 商务情报

三峡移民增城市十年历程:日耕岭南 夜思巴蜀 旧园几度梦回 他乡恍成故乡(3)

14-8-26 01:19|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159| 评论: 0|来自: 南方都市报

摘要: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1083年,寓娘面对苏轼关于岭南风土的提问,坦承“此心安处,便是吾乡”。2014年,同处岭南的三峡移民们,已在广州增城石滩镇三江新田村度过了第十个年头。他们依然思念故乡, ...


王传银指着菜地说,“你别看现在这块地也不怎么好看,最开始的时候才难看呢”———齐人高的荒草,数不尽的建筑废材,村民们为了整这地费了不少功夫。除草是第一要务,带上从老家带过来的镰刀,王传银和村民们在地里忙活起来,这多少让他们有了点老家里下地的感觉。

可惜这片地实在太难对付,“我们当时想要把那些建筑垃圾给挖出来,但是一锄头下去,土根本就不松”。绞尽脑汁没有想明白,新田村的村民们开始请教周围桥头村的村民,得到的解释是:这片地本来是玻璃厂挖的一个大坑,里头全部埋着玻璃,估计由于化学物质的影响,导致土地结块变硬。

“没办法,我只能用锄头将地刨成沟壑,再慢慢将石头烂砖什么的都挖出来”,王传银说,当初开荒时,没少被地里的玻璃碎片割伤,就算是现在,还经常踩到碎小的玻璃碴。“不过弄了这么10年,玻璃没有那么多,土质也就慢慢变好”。

王传银知道这地里种成不了多少东西,“本来四五斤种子下去,应该能有上百斤的花生”。实际上是,他种了3斤种子,只收回了40斤花生。收成对他们来说真的不重要,“难不成还能靠这地养家啊?”村民们嬉笑着反问,这不过是延续着他们昔日的生活习惯。

安家总有万般难:难熬暑热,村民们自制“竹板床”露天睡觉

新环境里头万般艰难,第一困难就是炎热的气候。不同于如今的房子,新田村10年前只是一片一层高的平房,遭受着太阳的炙烤。村民们表示白天还可以在屋檐下吹着电风扇纳凉,一旦到了晚上,“整间房子被烧得都是热气,风扇吹起来都是热风”,面对这样的情况,村民们动手做出了老家的特色家具———“竹板床”。

王传银家二楼的天台上,塑料布下就遮盖着当年使用的竹板床,这些看起来就像一块木板的家具,是将竹子削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竹板,再通过铁钉编起来的一张床。每天晚上,各户村民们就将竹板床搬到家门前的空地上,用椅子撑起来,人就睡在上面,可谓“幕天席地”,王传银笑称外人或许无法理解这种生活方式,但在10年前,是他们唯一能想出来的权宜之计。

“后来就好了,房子重建之后,每户人家都加建了楼层”,再没人到空地上睡觉,竹板床也从此收了起来。按照政府的安排,新田村每户人家可以有一人由政府安排工作,但如果其他人找工遇到困难,村民向帮扶人员反映,也会得到一定的解决。“由政府安排进入一些工厂,但是工资很低,最开始一个月才600多块钱”,张婶表示这份工做得不容易,由于语言不通,又没有专门的技术,她经历了一个相当煎熬的过程。

王传银则借钱买了辆摩托拉客,却被三个小青年劫走。彼时,他的老婆刚刚动完手术,女儿的学费让他头痛不已,自己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也还在治疗。“能怎么办,走一步是一步”,年近50岁的王传银并没有被击倒,他又借钱买了一辆摩托。往后,拉客的生意难做,他还进过厂,做过保安……如今,因为房子加建,他欠下了5万元的债。可他觉得日子得照过,路得照样走,他就这样一路挺着,挺到女儿上了大学,挺到女儿即将工作。

后记:生活总在向前走

近几年,新田村的房子在政府的帮扶下,已经全部重建,村民们也都加建了一两层,不管怎么说,住的方面总算是不错。为了多挣点家用,不少村民将自己的房子出租。村后头的篮球场也已经建好,就差两个篮球架,小伙伴们都盼着一起打篮球的那一天。

而10年前携家带口到这儿来的移民们,经过这些年的奋斗,也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撑起各自的家。就像王传银说的,说日子很好那是不现实,但过得也不差,至少经过了自己的努力,生活在向前走。所以不断想着在生活的路上前进,新田村的村民也只是偶尔想想高沙村、涪滩村,想想那已经消失多时的故园。
123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增城论坛|新塘地图|派潭镇|石滩镇|中新镇|荔城街|崔与之|增城绿道|增城丝苗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