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庭兰,字伯贤,明正德二年(1507年)生。增城胡屋(今荔城街)人。他文才横溢,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应乡试第一,却因其策论中语涉讥讽朝政,被御史罢去举人资格。胡庭兰在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乡试中仍中解元。翌年中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因办事能干,不久擢专管扬州税务。因为官清廉提升为署陕西司郎中。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倭寇猖獗,侵我沿海,胡庭兰奉命守福州城东门,设妙计为福州城解围。之后,胡庭兰巡视至莆田,不料倭寇突然而至,胡庭兰设计召募精兵,据险而守,伺机袭击敌军,斩数十人。又率水师追击逃遁之敌,大战峰头澳,歼灭入侵之倭寇,时称奇功。后因朝议所低,辞官回里,在增城凤凰台凤台书院讲学。 胡庭兰为官清廉,任职二十余年,不染指俸外一文钱。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能将理学大师王守仁、湛若水之意旨合而一之,著有《诗易讲意》、《桐江子集》。晚年倡建城南雁塔,增城八景中的“凤台凉月”、“夹江耸塔”便是因此而来。明嘉靖二十八年春初,增城街细雨连绵。凤凰山脚西北面西角巷头,黄家古祠墙角拐弯处,贴出全国会考告示,观者如潮。 胡庭兰穿着古老的大木屐趋前察看,方知全国会考在即,暗自兴奋,踌躇满志,兴高采烈往胡屋街回奔,暗想自己出头之日到了,然而一不留神,跌倒在街心,引得街边两旁富纨子弟狂笑不已。胡庭兰爬起,高声吟出:“雨仔滴滴跳,街路滑油油。跌倒大学士,笑死两边牛。若然今科中,就地起牌楼。”然后,径直拐入胡屋家中。考前这段日子,胡庭兰更加坚忍苦读。 眼看考期将至,胡庭兰虽才识俱佳,但家贫如洗,幸得猪屎公资助,才得以与众富纨子弟一齐上船赴考。赴考那天,增城街东门增江码头,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众多富纨子弟穿着绫罗绸缎,一身珠光宝气,聚集在码头边。有人见猪屎公携同胡庭兰到来,即掩鼻讥笑地说,猪屎公猪屎味,胡庭兰乌蝇虫。船到新塘泊岸休息,富纨子弟们便蜂拥上岸,叫嚷要到附近荔枝园买荔枝吃,胡庭兰也想去吃荔枝。富纨子弟们指令胡庭兰说:“乌蝇先生,你帮睇船,乖乖,我们给你带荔枝。” 胡庭兰无奈,只得忍气守船等候。这群富纨子弟来到荔枝园,大喊大叫:“快卖荔枝来吃,饿死了!”园中竟然没有答话。这时一个老人柱着拐扙,跚跚前来。他慢吞吞爱理不理。“伯爷公!”富纨子弟们叫着,老人一声不哼。“老斩须!”富纨子弟们又叫一声,老人瞪一眼,仍不作声。“龟公头!”富纨子弟们一声恶语。 这时老人斥了一声:“龟公仔,想食荔枝,有钱不卖,有才不须买。”富纨子弟们狼吼一声:“有钱还不算有财,岂有此理。”老人冷冷地说:“财,不是才,才,才是财!”气得富纨子弟们咬牙切齿。其中有一个叫“大肚子”的富纨子弟骂起来:“不要废话,有尿就濑,有屁就屙,你要什么才!”老人说:“荔枝枝枝枝映水。请对出下联。” 富纨子弟们想了老半天也想不出来。老人呸一声,把手一挥说:“滚回去!”这群富纨子弟垂头丧气,相互埋怨回到船中。胡庭兰问了原委说:“我请客,都跟我来。”胡庭兰来到老人跟前,鞠躬一拜然后不慌不忙说:“菱角角角角朝天。”庄园主人及在场的人见了连声称赞。 胡庭兰把字奉到庄园主人面前,谦虚地说:“见笑!见笑!请多多指教!”湛尚书暗想:“此人学识非凡,日后必成大器!”于是,湛尚书立即叫伙计摘荔枝给试子们品尝。自此,这群富纨子弟都不敢再叫胡庭兰为乌蝇先生,有的叫“兰哥”,有的叫“兰叔”,“大肚子”干脆叫“兰爹”。胡庭兰哭笑不得。 不久,胡庭兰高中解元的消息传来,增城大小官员财主豪绅都争先恐后到胡庭兰家门报喜。胡庭兰还在省城时,增城东门增江码头早就有达官贵人备好烟花爆竹、锣鼓,日夜守候迎接胡庭兰归来。猪屎公不动声色,也撑了猪屎艇等候胡庭兰。胡庭兰一到,对那些花艇、花车、豪船不屑一顾,便一头钻进猪屎公的猪屎艇。 朝廷赐给胡庭兰一条五丈多长的围绾旗杆。有人建议胡庭兰,为扬眉吐气把围绾旗杆横着抬入家门。胡庭兰不同意说:“这般抬法就要拆掉从东门到胡屋一大片官楼民宅,劳民伤财。”竖着抬,那巷口又太窄,进不了家门。最后,胡庭兰想出妙计:从东门开始搭竹棚从空中绕过大片瓦背将围绾旗杆横抬入胡屋,避免了民居的拆毁破坏。 自此,胡庭兰声誉日隆。后来胡庭兰把猪屎公叫来同住。第二年,嘉靖皇帝恩准,允许胡庭兰在当年胡屋街跌倒的地方建起了一座石牌坊,自此,庭兰雪耻,美誉流芳。胡庭兰晚年在凤台书院主持讲学,融合王守仁、湛若水学说,著有《诗意讲意》、《相江子集》。庭兰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晚年倡建城南雁塔。一生操守高洁,为官二十年不染指俸外一文钱。卒年75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