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榕就,增城新塘人,现任广东省政协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广东省工商联常委、广东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广东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广州市工商联副主席、广州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增城区政协常委、增城区工商联主席等职务,同时,他也是广州市太阳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广东华商技工学校董事长,有着享誉粤港两地的“中国民办教育先生”之称。 廖榕就曾获中国民办教育先进个人、广州市杰出企业家等荣誉称号,2015年8月中旬被评为2015年第二季度“十佳增城好人”之一,2015年8月中旬更是获得了“广东当代民办教育举办人突出贡献奖”。在这众多的职位和称号后面,廖榕就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他在创业中一直坚持的又是什么?2015年8月中旬,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从服装、地产事业向文化教育领域拓展 廖榕就所创办的太阳城集团,旗下有多家企业,华商学院是其中之一,该学院现有学生3万余人,已为社会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应用型人才。为表彰廖榕就的突出贡献,广州、增城两级政府分别授予他“广州市荣誉市民”和“增城市荣誉市民”称号,他曾受到习_近平、李克强、张德江、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记者获悉,在廖榕就创业初期进攻的并不是教育行业,七十年代初,他在新塘读完书后,最早被分配在事业单位当一名普通工人,不久他就决定下海创业,并于1989年成立了粤华服装厂,1994年他从香港重回增城,那时他在香港已有一番成就,但他希望为家乡成事业、作贡献。 廖榕就回忆,那时增城的经济属于初级起步阶段,创业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但他凭着多年的经商经验,以及细致的观察和独到的目光,建起了增城区地标建筑之一的“太阳城大酒店”,1997年,他又投资建设了在东南亚地区都极具影响力的“太阳城娱乐广场”。 廖榕就告诉记者,当初他的集团公司起名为太阳城,来自于“新塘”二字的粤语发音和英文的“suntown(太阳城)”很接近,其更有“日出东方,普照全城”之寓意,表示他的企业要做得像太阳普照大地一样无私、平等,并能把更多的希望带给人们,奉献社会,而这也是后来廖榕就渐渐从最初的纺织服装、酒店地产向文化教育、金融服务领域扩展的重要原因。 2004年,廖榕就开始筹建“华商学院”,到了2006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华商学院”终于成立,并正式面向全国招收普通高等教育国家任务生。廖榕就认为,无论是国家的发展,还是增城经济的提升,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而这些人才来源于学校的教育培养。廖榕就回忆道,早年他在创业过程中发现,香港、美国、英国等地方都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培养人才,但回到增城后他却发现,缺乏人才是增城企业发展最大的一个瓶颈,为了突破这个瓶颈,廖榕就从此走上了这条教育事业的建设之路。 忘我工作,与员工同甘共苦 廖榕就身边的员工黄小兰告诉记者,在华商学院成立初期,各方面还在进一步完善,廖董(员工对其的称呼)就亲自下工地指挥督战。他常呆在高温的工棚中日夜关注着工程建设的进度,也经常在工地上来回反复巡查,一旦发现问题,马上现场召集相关人员商讨并解决。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他常常与工人们一起在工地吃盒饭,脸和手脚都晒得黑黑的。 有工人开玩笑地对他说,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包工头呢。看到廖榕就不摆架子、与工人同甘共苦的情景,大家都很感动,干起活来更加卖力、认真。在华商成立初期,很多设施都还不完善,廖榕就对这些问题十分上心,几乎样样都亲自解决。在华商办学的第一年,眼看就要开学了,学校没有自来水,廖榕就心想,不能因此而影响学生开学,于是,他亲自联系有关部门,并请来了数辆消防车为学校暂时供水,保证了学生开学后的正常生活。 黄小兰告诉记者,在办学方面,廖董有着超乎常人的精神和毅力,一年365天,只要有工作,只要还有没处理完的事情,他都不会休假,包括所有国家重大节假日,他一心只思考着如何才能使学校办得更好。廖董因为有着许多社会公职,白天事务很繁忙,所以很多时候都只能晚上回来处理公司的事务; 他常常一个晚上同时跟几个部门错开时间开会,当很多同事都开始感到疲累时,廖董依然精神十足、思路清晰,对此,大家都很佩服廖董的毅力,同时也知道他在办学事业上花了很多的心血。廖榕就在工作上谨慎认真,他常要求员工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他说问题的累积只会越来越大。 廖榕就每天要处理的大大小小事情非常多,可是即使是小事情,他也会认真对待。有时员工填写的文字资料出现了极其细微的小问题,就连他身边专攻文字多年的秘书都看不出问题所在,廖榕就却能看出其中问题,这种工作态度令员工们十分敬佩,同时,大家在工作上也变得越来越谨慎认真。有员工告诉记者,廖董已经完全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放到教育事业上了。 志在打造一所中国的哈佛大学 廖榕就在获得“世界杰出华人奖”发表获奖感言时曾说,“比尔·盖茨已经告别了微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社会公益事业当中。我达不到比尔·盖茨那种心怀全人类的境界,但是作为一个华人代表,作为一个有志于为民族做出贡献的华夏儿女,投身教育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在美国,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理工、康奈尔等世界一流的名校都是私立大学。 我的梦想,就是要打造一所中国的哈佛大学。”现在,廖榕就已经把“将华商学院打造成国际化大学”作为最大目标。他说,要达到这个目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这件事总要有一个人来做。无论前面有多困难,无论还需要付出多少年、多少精力,他都会尽力把这个理想和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因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栋梁之才是他最大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