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增城概述 查看内容
新闻热点 增城概述 政务文宣 人物事迹 文学作品 吃喝玩乐 风土人情 千奇百怪 历史文化 观点社论 便民服务 商务情报

增城区华侨中学家委会良性互动沟通 暴雨天家长自发维护校门口交通秩序

15-10-24 10:17|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113|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2015年10月中旬,15时50分,天色灰蒙,在增城成人教育学校往华侨中学的路口,3名手臂上别有“家长义工”袖章的女子正在指挥过往车辆绕道而行,一旁立着一个写有“上下学时段,请绕道行驶”字样的牌子,再往华侨中学 ...
2015年10月中旬,15时50分,天色灰蒙,在增城成人教育学校往华侨中学的路口,3名手臂上别有“家长义工”袖章的女子正在指挥过往车辆绕道而行,一旁立着一个写有“上下学时段,请绕道行驶”字样的牌子,再往华侨中学校门口方向走,陆续可看到别有袖章的人在路边或站着环顾四周,或疏导过往车辆。原来,这些别有袖章的人都是华侨中学家委会交通义工队的家长,正值学生放学时间,他们义务疏导交通,维持学校门口道路畅通,让学生安全离校。

华侨中学家委会于2015年3月28日成立,现有常务理事7人、理事24人、较核心成员近100人,其中较核心成员由每班3—5名家长组成,这些家长在各自班级开设微信群,促进班级家长的交流和沟通。目前,华侨中学家委会成立了交通义工队,建立了华侨中学家委会微信群和班级微信群,开展了家庭教育沙龙等活动。“家委会有效促进了学校、家长、学生之间关系的良好发展。”华侨中学家委会会长张国清说。

增城区华侨中学家委会的部分家长与学校老师合影)

成立初衷,借助家长力量为孩子教育提供支持

2012年8月,原荔城一中搬到了华侨中学校区,2014年6月正式更名为华侨中学,现有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共28个班,约1200名学生。据华侨中学校长钟丽萍介绍,根据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学位分配坚持以实际居住地为依据、人户必须一致的原则,华侨中学的大部分生源来自夏街村。

夏街村是荔城街辖区内的城中村,随着城市的发展,村内本地村民大部分已搬迁,村内原有房屋大多作出租用途,租客当中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其中大部分家长忙于生计,陪伴孩子的时间少,家长跟孩子之间缺乏沟通,从而导致家庭的教育功能不断弱化,孩子更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种种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钟丽萍和一些热心家长一致认为,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可以让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校希望借助一些热心家长的力量配合学校工作,家长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的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于是,2014年11月,成立华侨中学家委会的设想被提出。

2015年3月28日,华侨中学20多名家长代表和华侨中学相关负责人在荔城街乐众儿童成长中心召开了“合力于爱”家长交流会,讨论了家委会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如何组建家委会、怎样选出家委会的会长和秘书长等内容,华侨中学家委会的管理架构初步形成。

明晰定位,家长从最初的抵触到现在踊跃加入

万事开头难。华侨中学家委会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仅6人参加,原因是大多数家长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需要照顾,时间和精力分配不过来;另外,家委会成立初期并没有获得很多家长的认同,在有些家长的心里,家委会就是“只挂虚名不干实事”的组织,他们不愿意参与其中。为发动更多的家长加入,2015年4月初至5月底,华侨中学家委会的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等核心成员共召开了8次会议;

讨论家委会如何跟学校配合,为孩子成长做些什么;跟学校共同确定家委会的发展定位;发动热心家长、老师、学校的力量,呼吁更多家长加入家委会;成立校园交通义工队;建立华侨中学家委会微信群和班级微信群等。另外,华侨中学还给家委会的筹建工作给予了一些支持,包括提供场地,建立了家委会办公室;举办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派学校相关负责人参加家委会的会议和活动。

经过一番努力,目前华侨中学家委会拥有常务理事7人、理事24人、较核心成员近100人。其中较核心成员由每班3—5名家长组成,这些家长在各自班级开设微信群,促进班级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同时,家委会确定其宗旨为“传递正面能量,树立家长榜样;促进家校合作,携手共创幸福”,口号则为“携手共创幸福家庭”。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香蕉产量的气象预报模型 为乡
  • 试探广州市增城区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增城论坛|新塘地图|派潭镇|石滩镇|中新镇|荔城街|崔与之|增城绿道|增城丝苗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