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4日下午,由增城区文明办、团区委、增城区教育局、增城区关工委主办,增城区青少年宫承办的道德讲堂之增城区第一届美德好少年、好青年颁奖典礼在增城区文化会议中心举行。据了解,近年来,增城区委、增城区政府高度重视“增城好人”和道德楷模培育工作,通过深入开展“增城好人”道德实践活动,带动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创业、热心公益、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文明有礼的道德模范好少年、好青年。 “美德好少年、好青年”评选活动,作为“增城好人”在青少年领域的延伸,自2014年11月启动以来,得到增城区各镇街、各学校、各单位、各社会团体的踊跃支持。经过专家初评、网络投票等方式,共评选出文明有礼、诚实守信、尊老爱亲各领域的优秀代表134名。其中,美德好少年100名,美德好青年34名。在2015年12月24日举办的“道德讲堂·增城区第一届美德好少年、好青年代表颁奖典礼”中,分别对5名“美德好少年”代表及5名“美德好青年”代表进行颁奖。 ★尊老爱亲好少年代表:袁思进(荔江小学) 【获奖理由】百善孝为先。中华文明延续至今从未间断,首先仰仗的就是中华文化当中“孝”的精神。在繁忙的学习生活当中,年少的他们总能从生活琐碎的每个角落里,让中华“孝”之精神闪闪发光,让每个身边人都能感受他们尊老爱亲的精神高度,成为当之无愧的“孝”之楷模。 【事迹】一直以来,他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关爱亲人,立志做最好的自己。他懂得关心和体贴父母,父母工作忙,小小年纪的他照顾好自己的同时也会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常常还会给父母写一些信件。每次看望爷爷,都会帮爷爷喂鸡,摘菜,全无一点掌上明珠的娇惯习气。为了爷爷的出行安全,还会检修爷爷的自行车。 他时常去照顾做过脑瘤手术后的奶奶,给奶奶唱歌,帮奶奶按摩腿脚,扶着奶奶一步一步做着康复运动。“在4、5岁的时候,我就知道了爷爷奶奶在老家农场养猪养鸡很辛苦。2013年春节奶奶患脑瘤住院,那一次让我深深感到生命的可贵、亲情的可贵。所以我告诉自己要热爱生命,努力学习,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生活得幸福一点。”袁思进说。 ★敬业奉献好青年代表:王翠红(区残疾人康复中心) 【获奖理由】关爱,是她说得最多的一个词,也是她费尽心血去付出的、心的取向。都说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而她更是这些孩子们灵魂的清障工和建筑师。她的学生是星星的孩子,她就是他们的、星星的妈妈。她用自己的辛劳、耐心和关爱,为这些孩子的一个个孤岛,构建起一座座桥梁,为这些折翅的天使,重新插上腾飞的翅膀。 【事迹】王翠红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六年,为近一千名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家庭康复教育服务,为近一百名孤独症儿童提供专业一对一训练。她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及专业的知识为孤独症儿童默默奉献,并立志要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她最大的收获就是看着所教授的儿童从不会说话到可以为大家表演唱歌、从发脾气自伤撞头到开心参与玩游戏、从看到东西就抢到有礼貌的询问。 “孤独症孩子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沟通和社交,所以我们在和孩子交流沟通之前,先要教孩子怎么和人对视,最后才能达到可以和人进行简单沟通的能力。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来和我们这些孩子多进行接触和沟通,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正常的环境。”王翠红说。 ★文明有礼好少年代表:吴慧杰(荔城街第二小学) 【获奖理由】文明有礼从我做起,他们就是宣言书,就是宣传队,就是播种机。做好每一个礼貌行为不难,每天做好却是绝不容易。他们从来没有把文明礼貌当成书面规定,而是成为切切实实的行动派。在他们的影响下,文明之花在增城处处盛开。 【事迹】有人说,所谓教养,就是举止得体。小学生吴慧杰,为社会的文明乱象做出榜样。他遵守课堂纪律,勤奋学习;他言行合一,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从不乱扔垃圾,热爱环境,爱护一草一木。他不因自己年纪小而纵容自己,反以古代圣贤大德为榜样。他懂得君子和而不同,从不与人口角;懂得为学莫重于尊师,敬重每位师长; 懂得百善孝为先,为父母分担家务。他是学校文明礼仪劝导队成员,常常帮助其他小朋友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作为文明礼仪劝导队成员,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引导同学讲文明树新风,我会用微笑来面对有不文明行为的同学,用礼貌的语言建议他们,感化他们。”吴慧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