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是个历史文化沉淀深厚、名人辈出的“礼义之乡”,有民间文艺的“绿洲”之美誉。2016年2月份,广东省文化厅公布了2015—2017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共82个项目获得命名。其中,新塘镇以曲艺、摄影两个艺术项目,在表演艺术、造型艺术方面脱颖而出,获得“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曲艺、摄影)的称号,成为增城区首个获此殊荣的乡镇。 戏剧曲艺传唱数百年 新塘曲艺事业拥有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明代,理学家陈献章、王守仁,戏剧家汤显祖,画家张穆等人纷至沓来,往来唱和,他们的诗文书画在新塘大为流传。清代,民间在农闲、节庆时集款请“盲艺人”唱“木鱼”、“南音”、“粤讴”。民国以后,粤剧、曲艺、讲古等文化活动盛行; 建国以后,新塘镇禾地堂(今西宁路),是群众文化中心,除新塘工会的工联剧团外,白石、新街、甘涌等十多条村纷纷组织业余曲艺社。1957年元旦,以钟葵珍、卢玉玲等组成的代表队参加惠阳地区业余文艺汇演,折子戏《断桥》首获优秀奖;同年十月,刘淦墀创作的粤曲相声《终身大事》获惠阳地区文艺创作三等奖。 文革结束后,白石、新街、甘涌等村的业余剧团恢复活动,大敦、石下参加了欢庆国庆30周年全县农村业余戏剧汇演,大敦业余剧团演出的《红桃曲》参加了广州市农村业余文艺汇演,荣获一等奖。1984年4月,新塘音乐曲艺社成立,为增城第一个群众业余音乐曲艺社,成立后除每年组织一次新塘地区的歌手大赛外,还多次组织慈善演唱会; 新塘音乐曲艺社受到香港同胞湛淑媛、黄国雄、叶文等赞助。现在村村都有曲艺社、文化室,曲艺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新塘镇每年都举办曲艺联谊会,目前已举办14届,最多时有35支农村曲艺社自发参加。代表团队有新塘音乐曲艺社、新塘众星粤剧艺苑、甘涌曲艺社、新墩曲艺社、大敦曲艺社等; 在增城区曲艺家协会中,副主席以上职务的有三人,分别是刘顺莲(湛太)、谢运洪、邵小玲。2015年底,该镇成立了戏剧曲艺协会,现任会长刘锡权是新塘镇曲艺大赛第一名获得者,他表示将通过各曲艺社团结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动粤剧曲艺繁荣。目前,新塘曲艺联谊会已成功举办了15届。 粤韵悠扬飘出国门 新塘曲艺社是广州市增城区第一个群众业余音乐曲艺社,也是省市粤剧界较为有影响的文艺演出团体,现任负责人为湛太(刘顺莲),她在艺术上身体力行,三十多年如一日,每星期坚持几晚集中“开局”,不断排唱演出,还经常与深圳、珠海、东莞、番禺、顺德及港澳地区的文艺团体和社团交流切磋,在各地演出数百场,深受群众欢迎。 而且,她还多次与粤港戏曲大佬馆罗家宝、梁汉威、冯刚毅、彭炽权、欧凯明、曾慧、梁玉峥、琼霞、郭凤女等同台或合作,受到各粤曲名家的充分肯定和赞扬。1991年,新塘曲艺社为新塘治安基金专门举办筹款演唱会;1993年为新塘教育基金专门举办筹款演唱会;1994年参加“羊城国际广东音乐节”; 1996年起连续四届应邀参加“羊城国际粤剧节”;1998年,在新塘举办了《群星璀灿太阳城——湛太粤曲演唱会》;1999年应邀参加中华全国基金会在广州星海音乐厅广场组织主办的《辉煌20年大型筹款演出》;2004年3月,应邀香港高山剧场参加《良朋金曲妙韵贺春禧粤曲欣赏晚会》;2004年10月底,受邀赴北京参加第四届国际老人文化节; 2005年9月3日,参加在澳门永乐大戏院一院举行的中华国乐曲艺折子戏迎金秋活动;2005年10月10日,参加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举行的虾腔妙韵金风粤曲欣赏会;2009年,在增城新塘演艺中心举行湛太粤韵贺新春演唱会,参加广州市“四进社区”群众文艺大汇演(增城专场);2011年,湛太受邀参加中山电视台新年演唱会特邀嘉宾。 2012年11月底,新塘曲艺社应欧洲粤剧研究会联会联合总会的邀请,赴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演出,并获得“振兴粤剧、传承粤剧文化优秀奖”,让各国各地的业余唱家击节赞赏。2013年6月下旬,湛太被世界华人粤剧文化联谊总会聘为荣誉主席,带领新塘曲艺社攀登艺术新峰。 斩获各类大奖无数 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有粤曲爱好者的努力和孜孜不倦的追求,新塘的曲艺事业蒸蒸日上,斩获各类奖项无数。新塘曲艺社,1993年获广州市第一届民间社团广东音乐大赛一等奖,1996年获广州地区第一届民间乐社广东音乐创作演奏大赛一等奖、广州地区第一届民间乐社广东音乐创作演奏大赛银奖,1997年获广州市第二届广东音乐大赛创作演唱大赛创作演唱一等奖、演奏银奖; 1998年获第一届广东省“曲协杯”曲艺大赛优秀表演奖,2000年获广东省粤曲电视大赛银奖和特别奖,2003年获广州地区群众文艺汇演新塘赛区金奖、广州总决赛银奖,2012年获亲情中华“第十九届全球华人粤剧文化优秀奖”;其负责人湛太近年分别被聘为广州市粤剧粤曲学会理事会名誉顾问、广东粤剧虾腔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曲艺协会荣誉会长、世界华人粤剧文化联谊总会荣誉主席,2015年元月广东省曲艺家协会授予湛太特殊贡献奖。 而成立于2010年9月的众星粤剧艺苑,曾连续两届获广东省企业文化文艺大汇演一等奖、广东省“香飘四季”杯曲艺社团粤曲演唱邀请赛铜奖、“2013广州市‘羊城之夏’群众文化广场系列活动”——“乐在羊城”广州市粤曲私伙局大赛铜奖,其选送的粤曲对唱《斩经堂》、粤曲演唱《林冲之风雪山神庙》分别获得第七届增城文艺奖曲艺(含戏剧)类二等奖和三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3月,增城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出炉,罗派艺术粤剧榜上有名,其代表性传承人为众星粤剧艺苑负责人谢运洪。他于2008年被“粤剧大老倌”罗品超大师收为第七个入室弟子。此后,在恩师的言传身教下,他对林冲、杨五郎、吕布、薛平贵等形象传承得非常到位,并在2011年7月把《林冲之风雪山神庙》曲目带到了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演出。 版权声明:“增城视窗”(520zc_com)是广州增城最大的本地门户平台,本地特色明显且资讯丰富及时。微博和微信认证号:增城视窗;客服qq:945753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