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一个个折翼的天使,他们有人生活在无声之中,有人看不到光亮,还有人肢体不健全……然而他们从不缺少关爱,也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2016年5月15日是第26次全国助残日活动,2016年的主题为“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在这个群体上,同时更应该把每一缕关爱的阳光照进每一个残疾人的心灵,让他们如普通人一般心中有梦想,在阳光下努力实现梦想。 钟树祺:以健康人心态要求自己,尽力“双创”实现人生价值 钟树祺,增城区永宁陂头村人,从小双腿残疾,却用健康人心态要求,坚决不要成为父母和社会的负担,从自学成为修电器师傅到开创奇声电器连锁店,他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用自己的双手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在钟树祺上学期间,虽然不能走路,但好学的钟树祺在兄弟和同学的帮助下,每天坚持准时到学校上课,而且成绩优异。 在其六年级时期,偶尔听到父亲与朋友的谈话,谈及对钟树祺未来生活的担忧,“从那个时候起,我要暗暗在努力,寻求自己的出路,不要成为家庭和社会负担。”80年代初,看到村民使用的电器逐渐多起来,恰好又看到一所无线电学校的函授班招生,钟树祺意识到,修电器不失为一个谋生计的出路。经过18个月的学习,钟树祺掌握了一定的维修电器的知识。 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在陂头村村口开了一家电器维修店,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虽然经验不多,但却有一股拼劲,不把收来的电器修好决不罢休,经常经常挑灯彻夜专研问题。凭着这股拼劲,钟树祺慢慢干出了名声,很多人都知道陂头村有个会修电器的年轻人。维修电器也为钟树祺带来后来开创永和奇声电器店的第一桶金。 1999年,钟树祺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电器维修部搬到永和圩,同时开设电器卖场。“当时永和已有多家电器卖场,我开得最迟,地方最小,但我一直坚持下来。”从120平方米的小商店,扩展成为现在400平方米的家电卖场,并在2003年开了萝岗区第一家分店;2004年开了中新镇第二家分店;2010年,茶烟酒商行在永和开业。 钟树祺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为家人和社会创造了财富,为社会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一直以来我都是以健康人的心态要求自己,尽力去创造自己的价值,从来没有因为腿残疾而对自己降低要求。带着这个出发点,我一直坚持下来,我相信,任何一个人,无论是健康或者是残疾,只要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钟树祺说。 冯树均:书法拓宽人生宽广度 冯树均,增城区永宁街宁西冯村人,肢体一级残疾,是增城区书法家协会会员,新塘镇书画协会会员。虽然行动不便,但冯树均自幼爱好书法,从十几岁开始练习书法,中途丢下,直到2010年开始重新投入练习。重新练习时间尽然不长,却屡屡获得不少奖项。2012年,获得“荔湾杯”第一届群众书法大赛创作奖; 2012年新塘文艺作品大赛优秀奖,作品入选“中国梦荔乡情”书画展;2013年增城市残疾人艺术作品奖,其作品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2015年,作品《沁园春》获得省残联举办的残疾人书画作品大赛一等奖;同年,作品《唐山诗行》获得广州市残疾人书画大赛三等奖;《山行》获得2015年广东省残疾人书画作品大赛二等奖;2016年,获得广州市残疾人书画大赛三等奖。 提及这项奖项,冯树均很谦虚,但他更看重的不是这些肯定,而是书法为他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我想练好书法,就需要不断去学习,多看书,了解诗词歌赋等,从中也修炼了自己心智,提高了个人的修养。同时这些奖项给了我更多肯定,让我树立了信心,扩大了我交友圈子,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练字、交流,不断找到更多的人生意义。”冯树均说。 冯树均坦言,作为一名肢体有残疾的人,也曾有过自卑的心理,怕外出时遭到人非议。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交流等,扩阔了视野,也渐渐克服了这种自卑的心理。他希望更多同类人能找自己的兴趣点,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未来,他希望自己的书法不断进步,不断突破,走向更大的平台,认识更多有共同兴趣的人。 版权声明:“增城视窗”(520zc_com)是广州增城最大的本地门户平台,本地特色明显且资讯丰富及时。微博和微信认证号:增城视窗;客服qq:945753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