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增城区的龙头雕刻技艺守护者陈志君:若有年轻人想学 他愿意免费教

16-5-19 07:18|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405|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在时代快速前进的巨轮下,有些人不可避免地被遗忘,有些旧有的东西难免被忽视。然而,总有人经得住喧嚣的打扰,保留一颗平静的心。总有技艺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静待再次被世人发现。让个我们走进增城区仙村镇,让我们 ...
广府童谣唱道:“五月初五系龙舟节咯,阿妈带我去睇龙船……”在广州过端午一定要看扒龙舟。五月五,无龙舟,不端午。看扒龙舟是许多街坊过端午的必备节目之一。然而,当你站在河边上为群龙竞渡、百舸争流的精彩场面呐喊时,你是否留意到龙舟上栩栩如生的龙头?是否知道这些龙头是如何制作而成的?龙舟出现问题后又是如何修整的?

位于广州东部的增城区新塘镇和仙村镇,河网纵横,是东江水系龙舟的最盛之乡。龙舟承传了“龙”的脉息,满载着吉祥之愿和奋进的民族精神,在大江之南北,游弋生辉,而龙头则是一艘龙舟的灵魂。来自仙村镇的陈志君2016年54岁,是当地陈氏木匠的第十二代传人,也是增城乃至整个广州当下掌握雕刻龙头技艺为数不多的传承人之一。2016年6月上旬,记者走近陈志君,了解他与龙头的情与缘。


21岁出师雕出人生首个龙头

陈氏木匠世家,技艺代代口传心教,大至家具,小至各式工艺品,都精雕细琢、出品工艺卓越。自陈志君的爷爷起,陈氏家族就开始接雕龙头的活计。到了陈志君的父亲出师时,陈氏家族的雕刻技艺更上一层楼,成为仙村当地有名的工匠,揽起了仙村当地大部分龙头的制作。早年,龙头雕刻师傅需要带工匠队上门为雇主服务。从14岁起,陈志君就跟随父亲学做木工,18岁开始跟随父亲到仙村镇各个村雕刻龙头。

通过看与学,他逐渐掌握了许多龙头雕刻技艺。21岁时,在父亲的点拨之下,陈志君完成了仙村镇巷头村定制的龙头。那是他雕刻的第一个龙头,也是他的出师之作。陈志君的童年记忆大多与水和龙舟有关。小时候,家乡每年都会在祖辈定下的“龙舟日”举办龙舟赛会。当天,外地龙舟从四面八方赶来“趁景”,亲朋戚友也纷纷前来祝贺。龙舟竞渡时,东江河上百龙献瑞,堤岸上游人如织,十分壮观。

与许多同龄人不一样,陈志君不仅看比赛,还看龙头的造型。哪个龙头是自己家出品的,他一看就知道。原来,很多龙头都是造船厂出品的,千篇一律。陈家雕刻出来的龙头则是各有特色,譬如有的村信奉关公,关公红脸长须;有的村信奉张飞,张飞黑脸剑眉,在龙头上都会有相应的体现。

一个龙头花12天雕刻原木而成

张扬的气场,是陈家出品的龙头独有的特色。“龙头形象要好看生动,但最重要的是要体现龙的神采,一定要有张扬的、向上的生命力。”陈志君介绍,与造船厂组装出来的龙头不一样,陈家制作的龙头是从一块70—80厘米长的原木里雕出来的,充满鳞甲、青金相间、复杂但绚烂,连龙嘴里看不见的地方,也要精雕细琢,不能马虎。

最重要的是龙眼,所谓“画龙点睛”,陈家雕刻的龙眼,炯炯有神,充满生命力,无论站在哪一个角度看,都始终是与人对视的。由于技艺精湛,每年年后不久,就有人到陈家定做龙头,有的是附近村的,也有造船厂的,多时订单可达10多个。接单后,陈志君每天至少要工作8个小时,制作一个龙头需花费12天左右。而每次雕龙头,他都会打好“腹稿”,把每一个细节都想好,才开始动工。

制作龙头包括五个工序:开料、粗雕、细雕、打磨、上油漆。首先要根据所需塑造形象定下尺寸,开出一个长方体;接着在原木上按形象画出大概轮廊,再进行粗雕,雕出形象的粗坯;然后进行细致的雕刻,将形象的细节细致地表现出来,而龙头的内部则用特定的工具凿穿,减轻龙头的重量;细雕之后就是打磨,打磨时不能把棱角磨掉,要把线条保留下来;最后一步是上油漆,油漆根据形象用各种颜料搭配出所需效果,颜料不同可变换出不同较果,层次丰富,使得成品更生动更丰满。

20世纪90年代,东江龙舟活动达到鼎盛,东莞一带的造船厂不仅承接制作龙舟的生意,也负责制作龙头,民间龙头雕刻工匠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加上制作龙头的水榕木质量十分好,除用久了外表上的油漆可能掉落需要修补外,一个龙头用四五十年都不会有问题。当陈志君25岁时,仙村、新塘一带再无人定做龙头,而陈志君也回归木匠本行,陈家雕刻龙头的手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一淡出,就是20年。

版权声明:“增城视窗”(520zc_com)是广州增城最大的本地门户平台,本地特色明显且资讯丰富及时。微博和微信认证号:增城视窗;客服qq:945753060;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香蕉产量的气象预报模型 为乡
  • 试探广州市增城区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