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增城区的龙头雕刻技艺守护者陈志君:若有年轻人想学 他愿意免费教

16-5-19 07:18|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406|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在时代快速前进的巨轮下,有些人不可避免地被遗忘,有些旧有的东西难免被忽视。然而,总有人经得住喧嚣的打扰,保留一颗平静的心。总有技艺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静待再次被世人发现。让个我们走进增城区仙村镇,让我们 ...


若有年轻人想学他愿意免费教

随着时代的发展,扒龙舟的传统习俗逐渐被淡化,东江流域的端午民间龙舟活动日渐式微。2011年,石滩镇塘头村出现首款改款龙舟,传统的龙舟活动变身为小众参与,20人就可组成一支龙舟队,引起了石滩其它青年组织竞相造船投入其中,促使石滩、仙村地区的龙舟活动转型发展。这也间接催生了业余龙舟(队)俱乐部的出现,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加入。

2015年4月,仙村镇巷头村龙舟俱乐部打算定做新龙舟。他们走访了东莞中堂的造船厂,并选择了其中一家定做龙头,甚至拿着村里的旧龙头让其仿制,但做出来的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为此,他们向村中老人询问增城有无人会雕刻龙头。最终,他们找到了陈志君,请其出山。巧的是,村里旧龙舟的龙头就是陈志君人生中雕刻的第一个龙头。

不久,一个线条优美、层次丰富、色彩张扬的巷头村龙头刷爆龙舟发烧友的朋友圈。陈志君火了起来,并陆续有业余青年龙舟俱乐部的人找上门定做龙头。2016年,他已接到7个定做龙头订单。如今,新塘、仙村和石滩一些村里的年轻人将传统的龙舟活动变成了一种常规的运动,经常是白天工作,晚上约上几人一起扒龙舟,这让陈志君觉得欣慰。陈志君25岁的儿子陈健聪也正跟着他学习雕刻龙头,目前以做龙舟工艺品和小龙舟摆件为主。陈志君说,如果有年轻人想学,他愿意免费教,希望能把龙头雕刻技艺传承下去。

对话陈志君:有生命力的龙头才是好龙头


●记者:你曾说过,东江龙舟的精髓在于龙头,龙头是村民的精神内核。那么,你所理解的东江龙舟的精髓是什么?

陈志君:龙舟竞赛之所以吸引人、感动人,是因为它有龙舟精神。这是一种同心协力、激流勇进的精神,也是一种胜者不骄、败者不馁的精神。赛龙舟时,扒仔、旗手、舵手、鼓手、艄公要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能保证万无一失。中国是礼仪之邦,传统龙舟活动讲究一定的礼节,“趁景”更有一套默认的礼数。这些都是东江龙舟的精髓。

●记者:你认为什么样的龙头才算是好龙头?

陈志君:龙头的生命力表现在眼睛,眼睛炯炯有神且不怒而威,这样的龙头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有生命力的龙头,才是好龙头。

●记者:你担心龙头雕刻技艺失传吗?

陈志君:雕刻龙头的过程是漫长的,十分考验人的耐心和毅力。雕刻龙头,不仅要学雕刻,还要懂得有关的传统文化。学习雕刻龙头不仅要有兴趣,还要有天分,起码要学5、6年,不然雕出来的龙头可能就只有“形”,没有“神”。我觉得,要将雕刻龙头的技艺传承下去,就必须要有市场。现在的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不少年轻人都将龙舟活动变成了常规运动,这就更利于龙舟活动及有关技艺的传承。

版权声明:“增城视窗”(520zc_com)是广州增城最大的本地门户平台,本地特色明显且资讯丰富及时。微博和微信认证号:增城视窗;客服qq:945753060;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香蕉产量的气象预报模型 为乡
  • 试探广州市增城区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