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吟 九十东溟一老翁,扶胥歌罢水连空⑴。 世间不管乘除理,月落潮生收钓筒⑵。 题解:这首诗写于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附近有扶胥镇。自吟,自己吟唱,感叹自己的身世。此时,作者已九十岁,讲学之余,以垂钓为乐。 注释:(1)“扶胥”:意含双关。扶胥原为树名,即扶苏,枝叶繁茂的树木。《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扶胥歌罢水连空:意思是唱完《诗经.山有扶苏》这首歌后,面对仍然是天水相连的大海。暗示着对当时的腐败政治不满,但却无能为力。屈大均《广东新语》:“波罗庙波涛浩渺,直接重溟”。南海神庙地处港湾,频临广州漏斗湾的顶端,奔流不息的珠江与东江在庙的附近汇合。 ⑵世间两句:不管世间的各种各样道理,到了月落潮生的时候,就该收起钓筒了(即按时过着垂钓的隐居生活)。乘除理:宋.张煌言:“始说乘除理,玄心了不争”。宋耒:“谁云造物本无情,利害乘除理甚平。 评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格律严谨,寓意深刻。描述了作者心如静水,两耳不闻世间事,只知月落潮生收钓筒的心态。他在精力充沛时,已为国家民族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时至九十高龄,应该是颐养天年了。这是智者应有的健康心态。 次韵姚泽山大巡罗浮八咏⑴(实得六首) 题解: 这一组是作者退隐罗浮山时,与姚泽山等到访官员的酬唱之作。次韵:按照……的韵脚作诗。姚泽山:当时任侍御。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巡抚部宪蔡半洲、巡按侍御姚泽山”,建议修复崖山祠、庙,废行宫、行祠。由知县何廷仁办理,并于慈元庙侧增建忠义坛,”以祀勤王死事之士”。巡按侍御,明永乐元年(1403)后,以一省为一道。派监察御史分赴各道巡视,考察吏治,每年以八月出巡,称巡按御史。巡按御史品级虽低(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但号称代天子巡狩,各省及府、州、县行政长官皆其考察对象,大事奏请皇帝裁决,小事即时处理,事权颇重。作者另有《天关小酌姚泽山侍御》诗:“天关今日为谁开?白日青天豸史来。鸟为放歌花为舞,为公初举乐民杯”。从这六首诗可见作者陪同姚泽山游遍了罗浮山最美的风景区。他们非常投合,互相唱酬,抒发感慨。 朱明洞 漫品朱明七洞天⑴,论人论智不论年。 丹青不解传神去,但写崖泉百丈悬⑵。 注释:(1)漫品:随意品评。朱明七洞天:朱明洞在道教上“于卦为离”,称第七洞天。 (2)丹青,泛指绘画用的颜色,这里指绘画艺术。去,助词,“啊”之类。两句意为,绘画艺术只懂得描绘“崖泉百丈悬”,不懂得其中的神妙之处。 评析:这首诗赞朱明洞,突出了它的神奇,绘画艺术只知道画其中的“崖泉百丈悬”,而不懂得朱明洞能不计年地论人论智的神妙之处。人们只懂得欣赏山水,又有谁知道山水也能品评人呢!构思可谓新颖! 天华洞⑴ 觉山泽山同爱山,春来不来春又残⑵。 四贤祠宇天华上,司马行窝亦扁颜⑶。 注释:⑴天华洞:即黄龙洞。南汉主刘岩在此建有天华宫。 ⑵觉山、泽山:即洪觉山、姚泽山,两人均为侍御。“春来”句:春天来了你们没有来,现在来了,可是春天很快会过去了。 ⑶“四贤”句:“四贤祠”三个字写在天华洞上,辀显得庄严雄伟,而后面司马行窝的面貌就显得扁小了。四贤祠:在黄龙洞,即南汉天华宫旧址。湛若水致仕后,为奉祀其所尊崇的周濂溪、罗豫章、李延平、陈白沙四位贤人而建。司马:官名,专管兵事。司马行窝:指司马的住地。 评析:这首诗赞天华洞(黄龙洞),突出它在春天百花盛开时节的美丽与雄伟,官员们春天没到,现在到来春花已凋谢,未能欣赏到春天的美景有点可惜;但四贤祠的雄伟壮观是不变的,与之相比,接待官员的司马行窝也显得扁小了。 飞云顶 飞空直上飞云顶,踏断铁桥无路还⑴。 公还不还心未死,纵上无山意未阑⑵。 注释:⑴铁桥:罗山与浮山之间一座山峰,其形如鞍,横亘倒垂以镇两山,故名铁桥。 ⑵纵:即使。无山:最高的山,山顶。意未阑:意未尽。 评析:这首诗赞飞云顶,突出了它的高峻与险要:要是踏断了罗山与浮山之间的铁桥就没有了回家的路了!但即使到达无路可退的最高峰也意犹未尽!可见游兴之浓! 小石楼⑴ 小石楼居天小修,藤萝十丈缀悬旒⑵。 玉玉割与蓬莱服,流落于今在海陬⑶。 注释:⑴小石楼: 玉女峰中的一个山峰。 ⑵“藤萝”句:高达十丈的藤萝连缀飘忽,像是悬垂着旌旗上的饰物。罗浮山贩野生藤到处都是,可作拐杖,被称为万寿藤杖。 ⑶“玉玉”两句:玉玉:疑为玉王之误;服,古代王畿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叫侯、甸、绥、要、荒五服,玉帝把蓬莱岛的一“服”(一块地),割给了罗浮山,流落到现在一直处于海角之中。《罗浮山记》:“浮山乃蓬莱之一岛,尧时洪水所漂,浮海而来,与罗山合而为一”。 评析:这首诗赞小石楼,突出它的秀美与神奇传说,高达十丈的藤萝连缀不断,像是悬垂在旌旗上的饰物随风飘忽,如此美丽的地方,相传是玉帝割让蓬莱岛中的一块地从海上漂浮而来的,至今仍静处于大海一角。让人们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大石楼⑴ 大石楼居天大修,玲珑积翠空中浮⑵。 楼下王孙今不见,斜阳输与落軥辀⑶。 注释:⑴大石楼:罗浮山玉女峰中的一个山峰。 ⑵玲珑:原指器物精巧细致,这里指大石楼这座山峰形象秀美。积翠:积聚着翡翠。指长满着绿色植物。 ⑶“楼下”两句:“大石楼桥下,游人已经不见了。斜阳(仍然停留在大石楼前)跑不过游人的车。王孙:指游人。軥辀:泛指车。軥:为车辕前驾马的工具,辀:即车辕。用于大车的为辕,用于兵车、田车、乘车的称辀。 评析:这首诗赞大石楼,它像玲珑剔透而巨大的一块翡翠悬浮于空中,何等神奇壮观!当他们到来时,游人已远去,只有斜阳仍停留在大石楼前,跑不过游人的车。 铁 桥⑴ 铁桥桥下水翻飞,信步吾行行不疑⑵。 童子隔溪闻对语,公今是稳是危时⑶?⑵ 注释:⑴铁桥:见《飞云顶》注⑴。 ⑵信步:随意漫步(指在铁桥上行走)。不疑:不迟疑。 ⑶“童子”两句:童子看见我在铁桥上随意漫步,便立即隔溪与我对话:“你现在走得稳还是不稳呢”? 评析:这首诗赞颂横亘于罗山与浮山之间一座山峰“铁桥”,下面万丈悬崖、激流翻滚,游人走在上面岌岌可危,但他们却毫不迟疑、信步而过,连隔溪的童子都为他们担忧,传语说:“公公,你们走得稳不稳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