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强化非遗传承展示基地建设。全力推进岭南传统技艺非遗工作站和非遗生活馆建设。多样化设置非遗展示场所,引导非遗项目集聚化发展,在非遗集中的区域设立非遗一条街(巷),形成集聚示范效应。加强非遗传承、传播载体建设,拓展社会各界参与非遗保护的渠道,鼓励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高等学校、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申报设立非遗传承基地,通过教学、传习、培训、研究、研讨、交流等方式开展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传播。 3.5 加强基层管理,践行“莫高精神”,提高文物保护专业化水平 人才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要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文物保护专业化发展。一要加强基层文物保护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和完善“区、街(镇)、村(居)”三级文物保护层级监督体系,同时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提升文物人才队伍水平。 二要加强文物保护专业化研究。深化管理改革,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多措并举,培养专业型、技术型人才,也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文物保护管理队伍,加强文物保护的专业化水平。 三要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使政府、公众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积极开展文物法规、文物知识和文物工作成就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将文物保护的实际案例作为推广典型,通过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推介,利用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及时曝光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和事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 四要大力弘扬“莫高精神”。“莫高精神”是新时代前行的精神动力。要坚持用崇高的精神塑造人,用高尚的情怀感染人,弘扬“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将“莫高精神”融入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践,扎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广泛宣传文物行业先进典型,学习先进事迹,让“莫高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薪火相传,让文物队伍不断充满活力、充满朝气。 参考文献(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