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增城市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的优良传统

12-3-22 14:37|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633| 评论: 0|原作者: 王李英

摘要: 广东省增城市地处广州东部,建县于公元140年前,据著名地理学家曾眧旋教授《增江三角洲历史地貌研究》一文所载(见《增城县志》附录),增城的古村庄在隋代有大敦、岗背(贝)、红花地;主要村落大多在宋元立村。按现 ...
二、广府、客家各有特色,各自和谐的传统

广府村以大村居多,有一姓一村,也有多姓一村的。其中,新塘镇(原仙村)雅瑶村吴姓一万多人,石滩麻车村刘姓、新塘沙村陈姓等大村各有七、八千人。村落文化内涵丰富,1949年以前多以宗族活动为主,如元宵灯庆,抢炮头、烧烟花,“做景”宴请亲朋等活动,属亲朋之间的亲密交往;但杂姓同村的也是和谐相处者居多。如荔城夏街有黎、叶、王三姓,2003年,全村2462人,470户,其中叶姓35户,169人;王姓18户,78人;黎姓400户,2133人,黎姓人口占绝对优势。

各姓于600多年前先后迁入开居,一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代代相传,不少成为姻亲。三姓之间,从未发生过欺压、斗殴事件,只有亲家,没有冤家;只有恩人,没有仇人。彼此在同一村庄居住,同一田塅生产,同一环境生活,同一友好气氛中互助。在村内是邻里,在村外是兄弟,不管哪一姓有外人欺负,其余两姓人都出面相助解围。在村内,一视同仁,互相尊重。

1949年后,村里干部全是民选,选到谁,谁上任,大家支持。叶、王两姓均先后出任村干部。1955年10月成立党支部,第一任支部书记是叶荣光,副支部书记是黎什庇。20世纪80年代后,叶华东连任副支部书记、副村长,直至退休。三姓亲戚来访,都由村委出头接待,外出观光或出访宗亲,干部不论姓氏,一律同行。外村人也都十分羡慕。

客家村相对较分散,人也较少,以行政村为单位,一村一姓的仅有荔城西瓜岭(马姓)、五一(何姓),新塘斯庄(林姓),正果黄屋(黄姓)、蒙花埔(高姓)、大冚(王姓)、白面石(王姓)等7个村庄,其余均是异姓同村。一个行政村十个八个姓是很普遍的,甚至一个自然村也有几个姓。小楼竹坑行政村,在同一个山沟里,实是一个大自然村,1700多人,有张、王、郑、黄、梁、蔡六个姓(蔡姓于10年前迁往荔城西山村),其先民于康熙年间先后从梅县迁入,三百多年来和睦相处。

其中张、王两姓的祠堂并排而建,共同拥有后龙山和风水鱼塘,中间只隔一堵墙,墙东是“张氏宗祠”,墙西是“王氏宗祠”,实际上是一个建筑整体。深圳大学刘丽川教授认为实际是异姓共祠。1949年前,每年于同一时间祭祖,每十年一次参加崇贤九约(含竹坑与罗坑)的打醮消灾活动,而且有不定期的“安龙”驱邪活动,两族的男青壮年于同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赛跑,从后龙山把长长的龙请回祖公神位前祭拜(2)。

小楼江坳行政村仙桂自然村约1000人,有何、王、邱、夏四姓,其中何、王、邱三姓共在一个祠堂内三个不同的神主牌前祭祖。日军入侵时旧祠被日军烧毁,抗战胜利后重建仍是三姓共祠,前几年何姓才在村头独立建祠,旧的神主牌仍依旧保留。这种异姓共祠的现象并不是孤例,据石滩镇四丰村史《四丰史略》(林唐高编)记载,该村有个八仙下棋自然村,清康熙年间张、李、卜、戴、温、何六姓人于同一时间到此地开居,合建一间祠堂,名为“六合堂”,后被日军烧毁,各姓都往外逃难,村子也散了。

荔城棠厦村是一个客家大村,有3000多人,潘姓占2000多人,另有成、郭、夏、吴、梁、古、温、谢等姓。除成、郭两姓各有300多人之外,其余各姓大都仅100多人,温、谢两姓只10多人20人。潘姓在村中有如老大哥,呵护着各姓,各姓之间互通婚姻。,和睦相处。在村内,每年年初十有游锣鼓的活动,正月初十晚上,把各自然村(含各姓氏)的锣鼓手都集中起来,男人们手执灯笼、鱼、虾、蟹等灯饰,穿街过巷,游遍每一条自然村,每到一村,各家各户都放鞭炮欢迎,声势浩大,场面壮观。其次有抢炮头、烧烟花、打醮、安龙等各种活动,这一方面是消災,另方面也是加强族人、村人联系的一种方式。

三、四百多年畲汉情深的史话
畲族村有下水、通坑、榕树下三个自然村。1956年前称瑶族,其族谱也写的是瑶族。据通坑70岁老人来金焕回忆,1954年至1956年,广东民委与中央民委有联合调查组来调查,根据语言习俗定为畲族。小学校长盘章有回忆,1962年,中央民族学院又有调查组来调查,核实后,仍定为畲族。暨南大学陈延河教授认为,瑶族、畲族都是他称,他们自称是“ho33le31”(山野人)。据族谱记载,畲族最早进入增城是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到杨梅都,洪武三十年到金牛都。之后,曾到处流徙,直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到正果船坑。如果从洪武二十九年算起,畲族到增城已有600多年历史。

畲族与客家人历来友好,俗语说“有山必有客,有客必有畲”。畲族村民不论给小孩起名字或选址建房都喜欢请客家堪舆师帮忙。更值得称道的是,畲族村与广府夏街村黎姓有着400多年感人的交往历史与兄弟般的情谊关系。宣统《增城县志》《卷之三.编年》载:“隆庆二年,春正月十七日,从化松子寨山寇大略城下-----”《卷之三.风俗》又载:“隆庆间,从化松子寨寇作,峒猺(注:‘徭’是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蔑称)多从乱,邑人黎邦宁抚平之。当事委授抚猺官。邦宁卒,猺仍梗化,弟梦吉复能驯之。于是奉委世袭。国初(注:指清初),邑中多贼,猺官黎振彩召猺分守四门,城恃无恐。左翼都督同知许尔显上其事,录功给衔,仍世袭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香蕉产量的气象预报模型 为乡
  • 试探广州市增城区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