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减量、分类对抗垃圾围城 我们每个人一天虽只制造出一公斤左右的垃圾,但是整个地区加起来,所产生垃圾量的总和就相当大。因此,解决垃圾问题,首先就是从垃圾减量开始,然后做到分类回收,最后才是处理。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进行“垃圾减量”,实际上有两层含义:1.,减少个人垃圾的产生量;2.,拓展垃圾用途,废物利用,使垃圾变废为宝。 生活中常用垃圾减量的方法 带上布袋子,这样买东西就不用塑料袋了。尽量不吃盒饭,减少快餐盒的使用。在外面吃饭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尽量少用餐巾纸。出门用玻璃瓶带上水,可以减少矿泉水的饮用或减少一次性杯子的使用。用钢笔写字,减少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吃饭时尽量不剩,在家里按量做,做得不要太多,在外面吃饭,不要点太多菜,这样可以减少厨余垃圾。出差或旅游时带上自己的洗漱用具、拖鞋等,不用酒店里的一次性用品。 垃圾分类理应人人有责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在产生生活垃圾。处理生活垃圾,每年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每年要挤占近100亩可耕种土地用于填埋垃圾,不仅污染了环境,影响了市民生活,还给城市发展埋下了隐忧。因此,治理好生活垃圾问题,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增强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养成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文明习惯。 垃圾分类需要人人动手 垃圾分类是每个人的应为之事,必须从我做起,厉行节约,减少浪费,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是每个人的可为之事,举手之劳做好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就能减少生活垃圾,就能使垃圾变废为宝。垃圾减量垃圾分类需要人人动手、人人参与只有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垃圾产生,才能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 垃圾分类会使人人受益 做好垃圾分类,促进垃圾减量,对于缔造绿色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垃圾分类,促进垃圾减量,能够节约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利国利民,造福人类。做好垃圾分类、促进垃圾减量,有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能另选新址建垃圾填埋场吗? 针对眼下两座垃圾填埋场将近饱和,而庞大的垃圾量无处安置的现状,有人建议,另选新址兴建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将侵占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每堆积1万吨渣土约占1亩(0.067公顷)土地。此外,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服从总体规划,满足一定的库容量要求,符合一定地形、地貌、土壤及气候的条件,不影响居民区,不污染地表水域等,根据选址要求,增城市已难以寻找适合建设垃圾填埋场的地方。唯一出路就是进行‘垃圾减量’。”市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