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风土人情 查看内容

增城市派潭镇大埔村:两百年古村有四千年遗风 “打筹”游戏重现客家乡村

15-1-26 04:01|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5040| 评论: 0|来自: 增城社区报

摘要: 在今广东、福建一带,以“大埔”命名的地方有不少,位于增城北部派潭镇的大埔村,开基于清朝雍正年间,算起来已有280多年的历史。大埔村古风俨然,保留着开村时期所建的祠堂——秉辉温公祠,以及其后析出的多所温氏 ...
在今广东、福建一带,以“大埔”命名的地方有不少,位于增城北部派潭镇的大埔村,开基于清朝雍正年间,算起来已有280多年的历史。大埔村古风俨然,保留着开村时期所建的祠堂——秉辉温公祠,以及其后析出的多所温氏宗族分支祠堂。哪里古民居背后山林,面朝田野,安静清幽。尤为令人惊奇的是,大埔村人至今还流传着一种具有4000多年渊源的游戏——打筹。


(2006年重修的增城市派潭镇大埔村秉辉公祠,气势非凡)


280多年秉辉公祠领衔祠堂民居群

“埔”多用为地名,相当于“埠”,开村如开埠,大埔本身就意味着壮大与发展的意思,经过两百多年的繁衍,目前已成为派潭镇的三大行政村之一。清雍正三年(1725年),大埔村温氏始祖秉辉公,从增城街北门外接龙桥,辗转迁徙,在此择地而居,开基创业。今天的大埔村,尽管已演变成一个具有几千人口的大村庄,人口及房屋不断向周边扩散,其中不乏众多现代化的小楼房。

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村中间那一片围绕秉辉公祠而建的早期民居群,这片民居群前后绵延不下于一公里,以纵横合围的态势,结合客家民居和广府民居的特色,构成一个庞大的聚落。秉辉公祠处于正中,两边各四座长方形的民居,每座民居之间分别隔着一道天井式的长廊,天井间各道门口可见一户户人家。整个民居群古朴典雅、清凉幽静,古风盎然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秉辉公祠是一座横向四进的堂皇建筑,共有五栋九天井,大门两侧镌刻着“大天运广,埔地春长”嵌字联。据介绍,这座祠堂最早修建于开村时期,坐北朝南,在风水上喝“鹅形”,后山林木繁茂,门前田野辽阔,还有着一大片宽阔的广场和如茵的草地,更有着一个碧波荡漾的偌大池塘。目前所见的秉辉公祠,是经2006年温氏宗亲集资重修的,虽然保留了原有的一些结构,高度、瓦行数、天井位置等不变,但结合了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用料、施工更为精良,显得气势非凡,美仑美奂。

大埔村还保留着另外的几个古民居群,就分布在秉辉公祠的周边,这些民居群在布局上大体一致,均是中间的祠堂加上两边形成合围态势的连排房屋,背后靠着山林,面向田野,门前有空地、水井和池塘,只是在建设规模上略有差别。据了解,这些都是本村温氏的分支,两百多年来,由于人口的繁衍,逐渐析出几个居住聚落,共同构成了大埔村以秉辉公祠领衔的祠堂及民居群。

超古老“打筹”游戏重现客家乡村

大埔村的历史,说起来虽然只有280多年,但其对上古风尚的传承,却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探究这里至今依然流传的“打筹”游戏,就可以得出确凿的依据。打筹是一种超级古老的投掷游戏,原称“击壤”。击壤相传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尧时代就有了,其后不断演变流传,一度风靡南北,成为中国传统的民间游戏。

在岭南,有记载的击壤游戏,即为后来惠州、增城一带的打筹,世代相传,至今仍可在一些村落见到,大埔村便是其中之一。2007年,广东惠州将打筹申报为广东省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埔村的打筹,与惠州的一脉相承,玩法大致相同。这一源远流长的传统游戏,发展至今,形成了丰富的内容,有完备的规则及比赛形式,并且具有广泛的趣味性。

大埔村村民世代流传打筹游戏,之前尽管活动曾见中断,但近两年有意恢复,村中不时会举行打筹比赛。2013年3月,就有一场别开生面的打筹活动在大埔村进行,吸引了广州、增城以及邻近市、县的人们前来观摩。打筹源自击壤,击壤源自中原,而大埔村人又是来自中原的客家人,在艰辛的南迁历程中,大埔先祖将打筹传统传承了下来。如今,具有4000多年渊源的古老游戏又在漫长的历史沉淀中再现乡村。

版权声明:“增城视窗”(520zc_com)是广州增城最大的本地门户平台,本地特色明显且资讯丰富及时。微博和微信认证号:增城视窗;客服qq:945753060;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