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基于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的实证研究 探讨荔枝文化遗产的特点价值和保护

20-3-5 04:54|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045| 评论: 0|原作者: 赵飞 廖美敬 章家恩 黄敏 张湛辉

摘要: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原产岭南地区, 是典型的亚热带果树, 主产于南、北纬17°~23°的两条狭长的生态气候带内。目前, 全球约有32个国家种植荔枝, 总面积约75万hm2。中国是第一荔枝产业大国, 面积超过55万hm2, ...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原产岭南地区, 是典型的亚热带果树, 主产于南、北纬17°~23°的两条狭长的生态气候带内。目前, 全球约有32个国家种植荔枝, 总面积约75万hm2。中国是第一荔枝产业大国, 面积超过55万hm2, 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省区。其中, 广东、广西栽培最盛, 面积均超过20万hm2[1,2]。

1921年, 美国园艺学家、首位来华的农业传教士高鲁甫(gorge w. groff)出版了全球第一本荔枝科学专著《荔枝与龙眼》, 迄今国内外学者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领域均发表了大量的荔枝相关研究成果。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的遗产类型, 当前中国在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及利用领域的实践与研究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3]。作为一类原产中国、历史悠久、内涵丰厚的农业生产系统, 荔枝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2016年, 福建、广东、海南合计有6项荔枝文化遗产入选全国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名录。目前, 海南海口羊山荔枝种植系统、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东莞)已获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视角下的荔枝研究已有学者涉及, 如王斌等[4]对海口羊山荔枝种植系统的遗产特征与价值进行了总结, 并将其视为热带农耕文化与火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代表。

同时, 来自多学科的有关成果也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扎实的基础。综合来看, 中国荔枝文化遗产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中国原产, 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史。中国荔枝栽培始于战国秦汉, 盛于唐宋, 明清时期进一步扩展, 古代的岭南、巴蜀和闽中是主要产区[5]。岭南的荔枝最早进入文献记载和成为皇家贡品, 唐代川荔的名气达到了顶峰, 宋至明代福建是最可称道的产区和主要进贡地, 清代则是闽粤荔枝并驾齐驱的阶段[6]。

中国荔枝栽培的外传始于17世纪末, 百年内陆续传播至了缅甸、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泰国等亚洲国家[1]。19世纪中叶起, 又陆续传播至了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古巴、巴西、南非、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等国[7]。2)中国的荔枝品种最丰富、最优质。荔枝变异性较大, 再加上古人创造了多种命名法, 从而造就了中国古代荔枝品种的丰富多样。

宋代的郑熊《广中荔枝谱》、蔡襄《荔枝谱》分别记录有22个、32个品种, 明代徐𤊹《荔枝谱》有103个品种, 清代吴应逵《岭南荔枝谱》有74个品种, 民国早期广东主要品种有49个[8,9]。同时, 各产地还涌现出了一批诸如‘陈紫’ ‘挂绿’‘宋家香’ ‘状元红’ ‘将军荔’ ‘十八娘’ ‘新兴香荔’ ‘糯米糍’ ‘黑叶’ ‘无核荔’的名优品种。

目前, 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的种质超过400份, 自主品种面积保持100%[2]。历史上中国优质种质的输出有力推动了全球荔枝产业的发展, 如美国、墨西哥等国家大面积栽培的‘groff’ ‘brewster’品种, 就是分别取种自广州的‘黑叶’和莆田的‘陈紫’。3)文化遗产内涵丰富。荔枝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 从种植面积看, 是我国第五大果树。它易活易长, 没有毁灭性病害, 众多产地均有一定数量的古树存留。

古代荔枝的食用, 以鲜果、焙干、蜜浸、制酒、入药为主[10]。荔枝酒在唐代已成为酒中珍品, 荔枝干在宋代就已销往海外众多国家。荔枝树还是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制作家具的上等木材。荔枝相关的一些传统技艺、民间习俗、传说故事已被列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4)具有重要的文化影响力。荔枝素有“百果之王” “果之牡丹”等美名, 是中国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果品之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