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荔城街对19个老旧小区约10.6万平方米的建筑外立面进行整饰,在对外墙进行整体清洗后,按统一风格粉刷外墙,树立社区的标识性,营造社区归属感。在功能改善和提升方面,该街做了多方努力,积极改善小区楼梯间现状,更换22个小区楼梯间的不锈钢门,为其安装305套门禁系统,为提升居民安全感加码; 对外层剥落的316条楼道进行墙体粉刷翻新;加装不锈钢楼道扶手以替换残旧水泥扶手,让小区“里子”焕然一新;为小区安装5032套夜间照明系统,让老旧小区在焕发着新活力的同时,实现居民舒适、方便、安全出行;更新1447扇楼道采光窗,满足居民采光、通风、保温、防水的需求。疏通、更换约1.6万米小区排水管,疏通187处化粪池,基本解决困扰居民多年的化粪池堵塞、污水横流问题。修复9个小区约2万平方米的楼顶防水层,彻底解决老旧小区雨季漏水问题。 提升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基础设施。面对老旧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短板,荔城街通过改造小区公共空间基础设施,让居民生活质量“高”起来。在10个老旧小区开展整治公共“三线”乱象行动,通过除废线、并散线、理乱线等多种方式清理约1.6万米的“飞线”,从而达到一个整齐、美观、安全的整治成效;增设328套小区摄像头,提升21个老旧小区的安全系数,方便小区后续管养;加装201套电动车充电桩,在解决居民充电难题的同时,为小区消防安全筑牢一道坚实的“防火墙”。修复小区室外道路约3.3万米(含铺设沥青),实现小区道路“硬底化”,让居民出行更为安全便利。 老旧小区微改造事关居民幸福指数,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接下来,荔城街将以微改造老旧小区为契机,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推动小区治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让新改小区的“颜值”和“内涵”保持下去,让广大居民长久享受到这项民生工程带来的红利,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 荔城街是增城主城区,是文化教育中心,是最具烟火气息的集中居住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城区内不少建筑、小区渐渐老去,原来繁华的街道慢慢消沉,失去生机。为了留住乡愁,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和增加居民归属感,自2017年以来,以四方城为起点,荔城街以微改造的方式对23个老旧小区进行修缮和提升,因地制宜增加休闲场所,根据社区特色增加文化元素等,同时带动周边环境的整治和改善,提升老城区的环境品质和人文气息。 在微改造当中,荔城街充分问需于民,也问计于民,听取多方意见,增进居民参与社区环境建设,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在三角洲居住了40多年的曾姨告诉记者,社区内多数居住的是老人,若靠居民集资改造社区,可能性为零,但政府为居民办了实事,让社区环境得到较大提升,还吸引不少商家进驻到社区经营,激发了社区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