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文学作品 查看内容

增城历史文化名人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 闪耀着荔乡传统文化的光辉

15-5-7 14:37|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027| 评论: 0|原作者: 顾海城

摘要: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习_近平总书记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放到国家发展战略来认识,充分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去年,增城启动的历史文化 ...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习_近平总书记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放到国家发展战略来认识,充分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去年,增城启动的历史文化名人评选活动,实施的是“人文增城”建设主体工程的重要部分,其本义就是“传承优秀传统,发掘时代价值,共筑精神家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精神、国家价值的积淀,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和“魂”。增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湛若水、崔与之、何仙姑、胡庭兰、古成之、郭继枚、赖际熙、陈大震等8位增城首批评选出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的“立德、立功、立言”处处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彰显增城历史文化名人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

报国爱民,勇于担当的爱国主义精神

《左传》中说:“临患不忘国,忠也。”“上思利民,忠也。”“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表现,实际上是要求每位国民热爱祖国的土地并加以保护,热爱祖国的人民并为之奉献,热爱祖国的文化并努力弘扬。增城历史文化名人南宋丞相崔与之,他信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为官的不懈追求。

他守边关、御金兵、平兵变,护国安邦;他治桂、潍、赣,勤政爱民;安杭、穗、增,廉政为民;护杨、蜀、粤,保境安民。“明知必死而为之,唤醒醉死梦中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郭继枚毅然告别结婚仅三天的妻子,参加广州起义,献出19周岁的年轻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而鲜活的正气歌。正是爱国主义的大旗,吸引和激励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优秀儿女,外御强侮,内革弊政,为振兴中华而奋斗不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安危为安危”,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思想境界以及为国家、为民族的献身精神,铸造了中华灿烂文化的“国魂”,成为中华文化绵延久远、长盛不衰的力量所在。今天,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学习崔与之、郭继枚等爱国名臣志士,弘扬“报国爱民、敢于担当”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淡泊名利,清正廉明的公仆精神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人民是国家存在的根本和基础。习_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调研时,念了一副古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无疑告诫我们要吸取人亡政息的历史教训,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民本思想,保持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人民的公仆。

“淡泊名利、清正廉明”是增城历史文化名人为官的一个共同特征。譬如南宋名贤陈大震,他勤政爱民、处事公道,判案数百,全无冤案,被百姓誉为“神判”,但他“官”念淡泊,视名利为粪土,早早就请辞回乡,宋端宗召他为尚书吏部侍郎,元世祖授其司农卿、广东儒学提举等要职,但陈大震一一拒任,长期隐寓家乡陈家林;

以巾代冠,布衣广袖,闲居松涛竹韵之中,或与文友饮酒赋诗,或言传身教与子孙晚辈。而南宋丞相崔与之七辞参知政事、十三辞右丞相兼枢密使,更是堪称淡泊名利之楷模、清正廉明之典范。今天,我们感悟增城历史文化名人的人文精神,就是要有孙中山先生所说的“不要立志做大官,要立志做大事”的思想境界。

道德化人,知行合一的教育精神

文化是民族之灵魂,教育是文化之生机。《礼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即治国安民第一要务就是推行道德教化。习_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一定要走中国道路,凝聚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就是要复兴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因为这是我们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永不枯竭的前进动力。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香蕉产量的气象预报模型 为乡
  • 试探广州市增城区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