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增江街第二小学学校“变废为宝”组“变废为宝”资金收支登记表和“变废为宝”资金回收登记表中,记者看到,回收时间、种类、重量、价格、回收金额与支出项目十分清晰,最后一项还得负责人或“值日小卫士”签名备案。学校“变废为宝”组还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在校门前向家长们宣传垃圾分类,并定期组织起来到各组员所居住的小区,入户了解居民垃圾分类情况、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为了让垃圾分类和环保走进更多的家庭、更多的社区,增江街第二小学还通过“小手拉大手”方式,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走进家庭。每个月最后一个周末,为该校的家校大搞卫生活动日,当日全校学生在家大搞卫生,让家长与学生在家学习垃圾分类。据统计,自“垃圾分类”工作进校园以来,src="增城区学校开展校内活动达898次,开展进社区活动达327次。各学校开展的“小手拉大手”活动,促使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传播给家长、社区,形成“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的良好氛围。 引入企业推动前端分类工作 2013年起,增城区以广州市松田学院等高校为试点,采用学校与社会企业合作的形式,对校园垃圾进行收集、分拣和循环利用,引导企业参与到垃圾前方分类,实现校园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和源头减量。据悉,2014年广州市松田学院回收厨余垃圾量约730吨,回收率为100%;其它垃圾量约1460吨,回收率为70%。 由于废旧大件家具难以压缩,虚占垃圾填埋场库容。为此,2014年,增城区在增江街试点,由广州市民合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增江街联益分公司设立增城大件家具循环利用中心,通过对大件家具的回收处理循环利用,实现大件家具垃圾源头减量的目的。该中心设计处理能力为10吨/日,目前实际处理量约5-6吨/日,主要承担荔城街、增江街和新塘部分废旧大件家私的回收、拆解和处理工作。经中心处理,废旧家具基本能实现100%的回收利用率,日减排大件垃圾6吨。 此外,2014年9月开始,增城区在荔城街新联村垃圾中转站引入社会企业参与生活垃圾无污染回收处理,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共处理生活垃圾6122.54吨,实现有效回收2029吨,整体减量33%。同年,增城区与广州市环境保护技术设备公司签订有害垃圾收运处理协议,将全市有害垃圾分拣后交由该公司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