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旅舍”计划是增城区培育大众消费、鼓励发展小微企业的创新举措,为大众创业搭建了一个公共平台,对培育消费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2014年成功建设300多家“万家旅舍”的基础上,2015年1-9月,增城区新增“万家旅舍”200家,客房4134间,“万家旅舍”项目稳步推进。 草根创业蔚然成风 增城“万家旅舍”项目依托景区景点和优美生态环境,利用农村合法闲置住房,发动大众创业。在2014年成功建设300多家基础上,2015年增城区“万家旅舍”建设的势头不减。截至2015年9月,增城区已建成旅舍500多家,客房累计共7441间,其中2015年1-9月份新增加挂灯标的“万家旅舍”200家,客房4134间。万家旅舍整体项目稳步推进,蓬勃发展。 “自实施万家旅舍项目以来,增城区经济、社会方面得到大幅度发展”。增城区旅游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万家旅舍”建成后,来增城旅游的人数、入住人数、消费金额和产业产值等不断攀升,参与“万家旅舍”建设的村集体和村民的工作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万家旅舍”项目得到了消费者和村民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一年有10多万的收入吧。”2015年11月上旬在正果镇蒙花布村,村民王阿姨向记者介绍她家的旅舍。2014年10月,王阿姨将自家住房稍加改造成家庭旅舍。记者看到,该旅舍共有3层、8间客房,其中首层为自住房间和可供住客使用的厨房,二楼客厅里,电视、沙发、空调等一应俱全。 节假日期间都爆满 “这里平时周末的入住率达到六七成,节假日期间都爆满。从广州、深圳和东莞到这里大约是一个小时的车程,很多游客是在网上看到介绍后专门找过来的。”王阿姨说。中新镇三迳村江左农庄的老板也正是因为向往闲云野鹤的生活,所以回到了乡下,在生态秀美的增城创办了一个农庄,过上“晴耕雨读”的生活。 据了解,该农庄的“万家旅舍”青门客栈,以文化艺术主题,融入了汉乐和客家文化,建筑风格仿造客家围屋格局,分为一座主楼和九座副楼,显得古色古香,周围配套有田园山色、餐饮、运动设施等。不仅增城区当地村民建旅舍的热情高涨,社会资本也嗅到了商机。2014年9月至今,投资商纷至沓来,参观考察增城的旅游资源。目前,广东德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投资1500多万元,在中新镇建设了德味居休闲度假山庄,成为第一批“万家旅舍”的示范点之一。 依托文化生态建设“万家旅舍” 根据“万家旅舍”建设规划,增城区主要依托生态旅游景区、美丽乡村、优质生态资源、休闲绿道公园、文化创意设计、古村落等优势资源,建成一批颇具品牌特色的“万家旅舍”。依托蒙花布村景区而建的“万家旅舍”正是借助生态旅游景区优势的典型代表。蒙花布村位于正果镇中部增江河畔,因蒙草花开时宛如一条美丽的布带飘荡于增江上游而得名。 村内没有工业,增江河水环绕村四周,村内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村内后龙山上环山绿道长约2公里,可鸟瞰全村风景,生态环境优美。派潭镇邓村石屋旅舍则是依托古村落资源而建成的成功尝试。从“石屎森林”慢慢走进古村,踏上青砖,跨过栅栏,穿过庭院,走进派潭镇邓村石屋旅舍,推开窗,眼前尽是古村美景。 有效地保护增城区的生态环境 此外,“万家旅舍”的建设,进一步改善了生活环境,有效地保护增城区的生态环境。增城区旅游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万家旅舍”建设结合了“扶贫帮困”、“挂村联户”、“千园计划”、“三旧”改造、泥砖房和危房改造、绿道建设、休闲文化体育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 增加“造血项目”,改善了环境,道路、水电等基础配套设施得到完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优质的生态资源是“万家旅舍”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万家旅舍”提升了村(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加强了政府、企业等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力度,从而使生态资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