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文学作品 查看内容

增城市派潭镇那些充满沧桑的碉楼

11-10-6 11:12|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965| 评论: 0|原作者: 刘立云

摘要: 这次组织去广东增城采风,听说要去参观该市的派潭镇正在开发的客家原始自然生态景观,我的心里就有这种担忧,惟恐他们把历经战乱和文革而保存下来的客家原生态弄个不伦不类,一钱不值。这种担忧,甚至直接来源于市委 ...
这次组织去广东增城采风,听说要去参观该市的派潭镇正在开发的客家原始自然生态景观,我的心里就有这种担忧,惟恐他们把历经战乱和文革而保存下来的客家原生态弄个不伦不类,一钱不值。这种担忧,甚至直接来源于市委书记朱泽君的那番激情四溢的谈话。朱书记当然也有理由激情四溢,增城只不过是个县级小市,但它全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也即gdp,却远远超过了地处西北的青海省。现代经济的急剧发展和膨胀,吸引打工崽和打工妹们从天南海北蜂拥而来,其数量远远超过了当地原住民,于是土地在变,人群在变,连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本地方言也在发生变化。



相比之下,地处北部山区北回归线一带,主要由客家人世代居住的大片农村,就要落后多了,他们至今仍从事比较原始的劳动,不仅生产方式没变,生产作物没变,就连客家人的生活习惯也基本保持几百年前的样子。听到这些,我对客家自然原生态充满期待,心里莫名其妙地有种回家的感觉,好像我此行不是来采风的,而是回乡来探亲的,马上就能见到那些不知在多少年前离散的亲人。确实是这样,我对客家人比较熟悉,在他乡异地听说有这样的一群人存在,当然想见到他们。因为我的故乡江西井冈山就是个本地人和客家人混居的地方。

虽然我属于本地人,但如果往前追溯,我从未谋面的外公和外婆便是地道的客家人,我的血管里当然也流着客家人的血液。我不仅熟悉客家人的风俗习惯,熟悉他们用土砖和杉木皮建造的房屋,还能直接用客家人的方言和他们交流。在我至今仍然非常清晰的记忆里,客家人都住在云雾缭绕的山上,他们心地善良,谨小慎微,读书用心用力,内部非常团结,而且手脚轻捷又灵巧,走起路来大步流星,特别有耐力。我们故乡的打猎人,挖笋人,放排人,破篾人,基本都出自客家。我在增城市提供的有关资料上看到,生活在派潭镇一带的客家人,在几百年前,有的就是从江西迁来的,这更加深了我对泒潭客家原生态的向往。

但朱书记马上又说,增城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向北转移,他们不仅要保护那里的生态农业,下一步,还要把派潭镇打造成增城的后花园。如实说,听到“打造”这个词,我心里一颤,像被黄蜂蜇了一下。我说不清这种感觉,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骚动。我知道广东人是有钱,财大气粗,干起事来大刀阔斧,但对待好不容易保留下来的客家原始生态,如果也大刀阔斧,那可是件不太妙的事情。我还知道,当下的一些官员们都喜欢说“打造”,常常是脱口而出,喊得地动山摇,这其中是不是蕴含着某种功利和蛮力?实在不大好说。再说了,让客家原始生态戴上“自然”的帽子,也不怎么合适,它更应该归属人文的范畴。

谁都知道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泾渭分明,不能同日而语,开发起来完全是两码事情。因此我祈望他们不要用力过度,不要把看上去有些残破、有些风雨飘摇的客家村落,当成一锅馄饨,轻易地撒上各种佐料。譬如说,你嫌他们的村子破烂,房子摇摇晃晃,七歪八倒,有碍社会主义新农村观瞻,于是把它们都拆了,再给他们盖一片如同军营那般整齐划一的房子,并在外墙上就像城里的厕所那样统一贴上瓷砖,这样新是新了,现代是现代了,只是客家人通过千百年来保留下来的那些建筑,那种风情,马上就消失了,完蛋了。
                                   
第二天我们在派潭镇看到的客家邓村老屋,和邓村石屋,其实是一个村子在不同年代的两种写法。说白了,邓村老屋是真正的老屋,邓村石屋是邓村新屋。在客家人的语言里,屋有房子的意思,也有村子的意思。他们有的把村子叫村,有的就叫屋场。这么说来,邓村老屋与邓村石屋,就有显著的区别了。实际也是这样。据说邓村石屋建在晚清,这种说法如果能确立,建筑邓村老屋的年代就该大大提前了。因为重新建一个村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绝对是要写入族谱的。最起码是老屋住久了,不再方便居住了,这才会下定决心重建一个新村。

何况重新建一个村子,是需要兴师动众,需要花费大把大把银子的,这说明这个老村子肯定有个发达兴旺的过程,资本积累的过程,或是有人发大财了,有人做大官了。总之,老屋需要有老去的时间,新村也需要有新建的理由。建筑老屋的年代应该提前到什么时候?非常遗憾,当地人说不清楚,市文联陪同我们参观的人也讲不明白。事情追问到此,就有那么点意思了:一个村子的历史村里的人不怎么知道,当地的文化人也闪烁其辞,语焉不详,它至少说明这两个地方都还没有开发,还是“原始自然生态”,没有受到修改和杜撰。

想到这一点,我不禁一阵窃喜,心里说,那好嘛,让我们捷足先登了。剩下的便是细细地看,细细地品味。尽管我们来去匆匆,像古诗里说的那种过客;这种细细地看,细细地品味,也只能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但能亲眼看到派潭客家人的居住原生态,细细品味这种原生态的悠远和古朴,也算不虚此行了。这就是说,看见邓村老屋,它首先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让我相信,还真有个原生态放在那里。   
                                   
先看邓村老屋吧。这个古老的村子,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确实老,确实有些破败,老得和破败得都没有牙齿了。但我认为,一种真正古老而有文化内存的东西,肯定是倒驴不倒架的。老,恰恰能凸现它的风骨,它存在的原生态价值。实际上,邓村老屋马上以其颓靡的外表突然给了我当头一击,这就是,它虽然破败,但它那用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撑起的骨架,确实还没倒。而且不仅没倒,还有一点浴火重生的味道。这就需要来描绘这个老屋了——稍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客家人对于自己的居所,是极其讲究的,就像眼前的情景:村子的中央是个祠堂,祠堂门前有一条石阶路,那是用鹅卵石密密麻麻钉出来的;从祠堂跨过石阶路,当然是一个池塘,死水微澜那种。

12345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