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文化旅游产品 加大了对增城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探索的投入,深入挖掘增城文化旅游资源,以万寿寺大殿、宁远楼、金兰寺贝丘遗址、岗埔围垄屋、湛若水墓、古海岸遗址等历史文化古迹重点,以榄雕、舞貔貅、舞火狗、舞春牛等国家、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进一步提升旅游的人文品质和精神内涵,提高旅游业的文化竞争力。 5.节庆旅游产品 将传统的和现代的旅游节事相融合,全力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增城特色节庆活动。举办荔枝文化旅游节、菜心美食节、何仙姑旅游文化节、正果乡村旅游美食节、湛若水文化节、甘泉文化旅游、新塘龙舟节、麻车舞火狗、清明·重阳·端午文化主题、舞渔灯、舞春牛节、宾公佛诞、葛仙求福节、畲族民俗节等,同时将牛仔服装节、登山旅游节、音乐文化节等现代节事活动融入其中,提升增城的节庆旅游体验和品牌形象。 6.民俗旅游产品 通过建立旅游文化队伍、制作旅游文化节目、培育旅游文化基地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和开展各类具有民俗特色的节庆活动,如新塘龙舟节、舞火狗、舞渔灯、舞春牛、舞貔貅等,培育和充实民俗旅游产品,实现以节事活动为联结纽带和催化剂,促进各镇街和村落的旅游发展。 7.森林旅游产品 实施生态红线保护管控,全力优化“一江两河三山”(即增江,西福河、派潭河,南香山、白水山、白水寨)为主核生态景观布局,大力开发登山步道、瀑布奇观、浅滩湖泊、奇树异石、植被动物、山中古建等旅游项目,着力开发莲塘绿道野战、凤凰城野战基地,配置符合安全标准的各类户外拓展设施,引导游客展开户外徒步,野外探险、野营体验、森林养生浴等康体旅游项目。 8.绿道旅游产品 增城区首创绿道旅游模式,率先规划建设具有增城特色的三大绿道旅游网络,独创了全国绿道旅游新业态。举办区域体育竞赛,如增城登山赛、增城绿道马拉松、增城自行车竞赛等,将体育赛事与旅游活动结合,发展体育休闲旅游。 9.美食旅游产品 组织增城名厨协会以“增城十宝”为原材料建立增城餐饮特色团体标准,举办菜心文化美食节、丝苗米美食节、乌榄文化节、冬瓜旅游节、腊味美食节、乡村旅游美食节等,引导游客品尝到正宗的地域美食。 10.专项旅游产品 立足良好的农业生产地域和生态优势,探索可持续的农特产品电商发展新模式,培育和扶持增城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全面推广荔枝、挂绿、丝苗米、凉粉草、迟菜心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推动“增城十宝”区域特色著名土特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和销售,有效促进了乡村旅游农户增收。 相关资料:增城区旅游产业获得的称号和荣誉 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 中国十大生态休闲基地 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 广东省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 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广东自驾旅游示范区 广东省旅游强市 广东省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市 广东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市 2014-2015年度广东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县(市)第一名 2014-2015年广东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第一 2014-2015年广东省县域最具市场价值旅游品牌——万家旅舍 2016年广东省县(市)域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 2016年华南区旅游_行业评选风云榜“最佳全域旅游目的地” 2016年最美中国·美丽乡村旅游胜地推动全域旅游示范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