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风土人情 查看内容

探访增城区朱村的古村古建筑 缅怀朱氏族人的兴衰纷纭和时光最后的金枝玉叶

19-5-6 08:56|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5131| 评论: 0|原作者: 闻樱

摘要: 暮春时节,老朱村人八十多的坚叔拿着族谱在古榕树下等着我们进村采风,他望着眼前的这片三百八十年的古宅,与我们娓娓道来朱村村的历史以及每一座宅院古建筑背后的兴衰纷纭。多情的慢时光是遗存给这个城市的最后礼物 ...



最后,坚叔说起他手里拿着的这本手抄《朱氏族谱》,他说原族谱在文革时被烧毁了,因此很多记录不全,全靠他这一辈长者一一补全,上面如实地记录了老朱村的历史和发展,除此,朱村的古村古宅古建筑还包括过去的“朱村古八景”,有“仙桥新市、语文澄院、新基武庙、谷种存岭、佛岭圣宫、观音仙泉、万年松音、啸霞古寺”等, 如今古八景大多已消失了,永远封存在老朱村人的族本里,现留存下来的只有两景,即东北角的文笔塔和东方圣塘边的朱村东祠。

朱氏族人的宗祠分东祠和西祠,明代的古宅大多数在西祠,而东祠这辉煌的古建筑则坐落在朱村的东面,村民俗称“东祠”。朱氏宗祠始建于公元1333年(元至顺四年),至今已有682年。朱村族人为纪念其远祖——南宋之理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熹而建。朱氏宗祠地处朱村村东方的“圣塘边”,这座气派堂皇、精妙夺伦的大祠堂,不仅可看到朱氏后人对先祖经久不息的敬仰,还可窥见随着历史烟云吹拂而来的朱子之风,古老宗祠几百年来枕着一泓清水,如临水照花一般娴雅壮观。

朱村东祠与仙村陈氏宗祠、新塘白石村黄氏宗祠、石滩麻车村刘氏宗祠并称为“增城四大祠堂”。朱氏东祠面积945平方米,附属面积合3000多平方米,六间三进,为招架式木结构建筑。祠堂庭院的南北两面各有一道顶部涩牙砖衬檐的照壁墙,两道照壁墙又各设有一个拱门。宗祠正面呈龙船屋脊、翘檐飞挂,屋脊的两端各有一个彩绘鳌鱼雕塑,大气又不失精美。

大门的入口处设有条石台阶,两侧四条红砂石础柱,与底座的红岩砖对应,浑然一体。门头及侧边的檐廊上遍布着灰塑彩绘,梁架木雕细腻,极其精美考究。大门的顶端,悬挂着一块刻有“朱氏宗祠”字样的木牌匾,门前刻有一对联“祖德流芳源荫远,宗枝繁衍瓞绵长”。进入大门,宽敞的天井正中,一条笔直的红石官道分外醒目,两侧的檐阶走廊中分别有碑刻题字。

宗祠的第二进为“叙伦堂”,有一对联:“一统江山明社稷,四书精由宋英儒”,横批:“雍雍肃肃”, 并附有《修祠祖训》一诗——“家声传鹿洞,拓业增邑中。七兄和一弟,八郎系乳名。宋末携家至,迄今七三九。丹山是房号,子孙已万千。修祠惟纪念,世代应保存。喜庆多传颂,勿忘先祖恩。”这十二句诗注解了朱村人祖籍出处、兄族排列、迁居年份、宗族冀望等,更丰富了“叙伦堂”之 “伦辈、 伦常、伦理”的内涵,这不仅代表着对朱氏先祖的敬奉,还对朱子学说的推崇弘扬。

“叙伦堂”墙上悬挂着朱子像及其朱子学说的精要,还有阐释“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的条幅,处处浸透着朱子之风。走在朱氏宗祠里,时时惊讶于壁垒森严,高台上雕刻有栩栩如生的飞龙、舞凤,呈现出不可侵犯的气派;神龛和牌位、烛台和高堂无时地释放着余威,祠堂内的红砖碧瓦、雕梁画栋上,一幅幅精美的图案记载着故事;

龙船状的翘檐加上鳌鱼雕塑,在整座宗祠的每一道主要屋脊均有,屋外屋内的檐廊都施以彩绘,琳琅满目,蔚为壮丽。东祠自兴建起来,一直作为宗族活动场所,民国初期到上世纪70年代,长期划作教育学堂使用,从清雍正年间至今,朱氏宗祠分别进行了五次大修葺,目前仍保存完好。自开居以来,据记载,朱氏族人考取功名在录的达30多人,现代从朱村村出去的则有国家农业部前副部长朱荣等人,可谓人才辈出。

朱村村这片古宅建筑群自历经上世纪战火和数次运动后,曾经的繁华青葱于岁月侵袭中逐渐凋零下来,每当走近这片古村古建筑群,那种“老宅苍台半亩居,石梁浮动上游鱼”的沧桑便悠然而生,浮光掠影间仿佛听见一段凝固的音乐在响。此刻,春风轻轻吹动坚叔手中那本发黄的族谱,坚叔说一遍,风也在读一遍,这一片古建筑群是时光遗留给我们最后的金枝玉叶。
123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