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清朝咸丰和同治年间荔乡增城的土客共存

11-12-7 03:44|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9438| 评论: 0|原作者: 刘丽川

摘要: 清咸丰同治年间发生在广州府西路的一场土客大械斗震惊了世人,因此从19世纪中期至今,凡关注土客械斗的文人学者,把目光都投向了广府西路地区。由于该械斗涉及的区域较广,中路乃至南路、北路都有波及,有学者因而认 ...
4·5客家刘在本地的发展

刘华芳们进入岳村的时间是咸丰二年(1852),他们在咸丰八年(1858)修盖起“大夫第”。以后的光绪八年(1882),他们又在“大夫第”旁边建造起可供两个刘氏的子弟读书的私塾“瑞堂家塾”,是以刘华芳的号“瑞堂”命名。从建造年代上推算,“瑞堂家塾”应是刘华芳的孙子刘璇燊督建的。据村民介绍,家塾“是请番禺的建筑师设计建造的”。青砖黛瓦的家塾分前后两部分:前为两进堂屋,后为带连廊的两层楼房,前后部分用青石条小路隔开。

村里人说,这样修建是前面用于习武,后面小楼读书,前后互不干扰。两进堂屋与小楼两旁的三排墙头是华美的茶壶耳式硬山墙,建筑风格颇具广府色彩。整座家塾屋檐下与屋顶上的灰塑、彩绘、木雕等建筑饰物精美气派,小楼上通透的瓷砖和拱形门楣、窗楣及其装饰等,显示出清末社会上刮起的“西洋风”……一切都透露着建造者的财力、物力与势力,这一切都显示着岳村客家刘氏从咸丰二年进村,直到光绪年间,他们在与粤人刘氏的共处中不断发展着自己。

五、增城粤客共存带来的习俗变化

增城地区,粤客杂居的村落并不仅有本文涉及的合益、高车、岳村等,而是“多有混杂”。粤客两族群由于长期比邻而处或杂居一村,语言互学成为常态(村民男女多是双语人,现在又增加了普通话),双方交往顺畅自如;特别是彼此通婚渐多以后,生活习俗上的相互浸润影响就更加明显,简略归纳如下:

5·1粤人受客家习俗的影响

冲凉房:过去,客民比较注重卫生,各家都建有独立的冲凉房。粤民冲凉要简单些,在小天井的一个角落里洗洗就行了。大凡娶了客家妹的粤人家庭,后来都建了冲凉房。人畜分开:以前因生活艰难,对家禽等动物很怕人偷。到晚上,粤人就常把鸡、鸭、猪等关在厨房里。客家人是人畜分开的,专门有鸡笼、鸭笼、猪圈看管。六十年代以后,客家妹嫁进粤人家庭的多起来,把人畜分开的习俗也带了进来,而且让粤人家庭学会了客家人过年前要“藏鹅”、“藏鸭”(把鹅、鸭关在小笼里,只吃不动,很快就脂肥膘满)的习俗。

凉帽:客家凉帽是客家妇女传统生活中的必需品,嫁入客家的粤女很快就把凉帽戴上头,因为它既美观,又实用。酿豆腐:客家菜肴中最有名的是酿豆腐,现在很多粤人家庭都会做,而且喜欢吃。起交椅式大坟:有些粤人参照客家的起坟模式,采用交椅式,但费钱占地。现在全实行火葬。

5·2客家人受粤人习俗的影响

做家务:过去民间有“娶妻当娶客家妹,嫁郎莫嫁客家郎”的说法,这主要是对客家男人不干家务提出的批评。在村里,粤人男性一般都会帮媳妇干些家务,如背孩子、挑尿桶、浇菜等。增城的客家男人因看到粤人男性帮做家事,也就放下了身段。特别是七八十年代后,这种情况更普遍了。做糖环:过年时,客家人除做客家传统食品外,也学做粤式食品,如糖环、油角、尖堆(甜的油炸糯米食品)等。

做戏请粤剧班:增城客村凡遇打醮、拜神时均要“做戏”,这时客村请来演唱的不是一般客地流行的汉剧团,而是粤剧戏班。粤式“茶壶耳”的使用:广东的粤人村落里,最富地域特色的建筑元素就是民房左右两旁硬山墙是高高耸立着的“茶壶耳”式建筑。广府东路的增城、东莞、深圳乃至惠东地区,“茶壶耳”式的建筑元素也多被客家人用到自己的民居建筑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深圳、惠东一带客家围堡四角的碉楼,不少采用“茶壶耳”为硬山墙,使其成为这个地区客村中美丽的天际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