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吃喝玩乐 查看内容

海口市对增城市绿道建设的考察报告

12-1-22 07:43|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402| 评论: 0|来自: 海口市旅游局

摘要: 2011年9月底,以海口市旅游委蔡俏副主任为团长的海口旅游考察团一行14人去到增城,开展了为期2天的考察学习。考察团一行先后实地参观了荔新公路景观林带、新荔生态公园、荔湖湿地公园、市民花园、增江画廊、鹤之洲湿 ...
三、增城市绿道建设给海口市慢行系统建设的鉴示

自2008年起,增城市以“生态优先、富民优先、宜居为重”的科学理念出发,确立“服务好城市,服务好游客,致富人民群众”的思路,借助位于珠三角城镇群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山水田园的生态资源禀赋,瞄准健康休闲生态游这一新兴旅游产业,建成了江河岸山水、田园风光、果园红荔、竹林幽径、农家风情融为一体,具有观光、健身、休闲功能,形成了富有增城特色的旅游精品。增城旅游绿道既致富了农民,又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宜居城乡建设,为海口市慢行系统规划建设提供了有益的鉴示。

(一)科学规划、形式多样、突出特色海口市慢行系统建设必须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规划建设的原则。把慢行系统的建设与景区点和文明生态农村的规划建设结合起来。结合农村居民点、景区点和果园建设休息驿站(码头)和配套设施,围绕“衣、食、住、行、娱、购”等六大旅游要素,把沿线景区点、村庄逐步打造成为生态旅游的节点和驿站,让城市人留下来消费,让沿线社区居民就地创业和就业。

慢行系统应形式多样,功能各异,根据各区(镇、街)的自然资源和地貌条件,结合沙滩、农田、村庄、江河水系和林地园地等创造丰富多彩、景观各异的慢行道,对不同地段的慢行道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整治,让慢行道呈现多重的精彩。慢行系统建设应充分发掘地方特色和人文内涵,因地制宜,积极采用本地树种和本地材料,串联具有地方历史文化的节点,提高人民的地方归属感和自豪感,让慢行道展现地方的风情。

对于慢行道途经的社区、村庄,结合文明生态村建设,重点整治环境卫生,杜绝乱堆乱放,增加绿化种植、修建运动场地、整治建筑外墙。慢行道两侧,在树种单调稀疏路段加种开花乔木,修剪过低分枝。在自驾车旅游大道两侧添加绿化廊道,在山边、水边、村边、果园、田园等生态廊道内增加自行车、行人通道(路径),在绿道沿线增加标志线和打造游憩节点,从而把资源优势变为优势资源,走出一条营造环境、发展旅游、带动农村型社区经济发展和居民致富的有效途径,凸显“历史人文、生态休闲”的特色。

(二)因地制宜、绿色健康坚持在慢行道、休息驿站、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基本不新增建设用地,不向农民征地,少向农民租地,由政府负责补贴基本建设费用,由农村集体提供闲置、废弃土地或闲置房屋,建成后交由农村集体经营或者共同委托市场主体经营。尽量利用绿道沿线的荒坡地和旧厂房、旧民居,变“废”为“宝”,建设体育健身、文化娱乐和服务设施,让慢行道既是市民健身休闲之道,也是文化体验之道,绿色经济之道,游客观光消费之道,居民增收致富之道,同时充分发挥沿途各类公园的游憩、休闲、保健、浏览、游乐、科普等功能,确保原有生态环境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得到永续利用。定期举办自行车越野挑战赛、健身巡游活动等一些大型活动,营造崇尚健身、参与健身、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使慢行道成为广大市民精神的归宿、心灵的家园。

(三)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明确各级各部绿道建设工作责任,按照规划部门统筹、各区建设的原则,坚持规划先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的方式进行。在自行车道、休息驿站、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设过程中,由政府负责基本建设费用,由农村集体提供闲置、废弃土地或闲置房屋,建成后交由集体股份公司经营旅游公司经营。在规划建设完成后提供服务时期,各慢行道所属的自行车租赁、修理等服务全部由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确保自行车绿道旅游运营进入市场正轨。

四、海口市慢行系统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慢行休闲系统建设要突出“便”字绿道作为连接公园、广场、景区点、历史古迹、居住绿地等开放空间的重要纽带,更应侧重于“便”字,方便游客、方便市民。各个慢行单元应根据区域、地段、需求的不同,围绕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建设旅游服务设施,要做好步行道、自行车道、轮滑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停车场、游船、租车店、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食店、指示牌等游憩配套设施。规划建设的同时注意慢行系统与十字路、丁字路衔接,与公交系统,旅游线路相衔接,真正建成一个网络,方便市民、游客出行,体现人文关怀。

(二)慢行建设过程中要保护原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利益增城绿道建设为沿线的农民带来了收益,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有些地方的农民收入甚至可以翻番。在增城鹤之洲湿地公园,有一片枯而不倒的荔枝林,树形优美,令人叫绝。但是经过向当地老乡的了解,才知道这里原来是一片茂盛的荔枝林,每年的产量和收入都相当客观,然而增江河下游修筑水坝导致水位上涨,淹死了这片荔枝林,才形成如此奇观。虽然绿道建设带来了游客,政府也给了适当赔偿,但是仍然无法弥补荔枝林的损失。在今后海口市慢行系统建设中应以此为鉴,要充分考虑市民,特别是沿线农民的实际利益。

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因形就势,充分利用村道、堤围和果园,沿路、沿江、沿村委婉穿行,遇树绕路、遇水搭桥,切实保护好原生态、原产权、原居民、原民俗,不搞大征大迁、大拆大建。要把慢行道建设与沿线村庄的改造升级齐头并进,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到文明生态村建设,积极配合打通自然村道、栽树绿化、改造公厕,自觉做好门前保洁、村道保洁、池塘净化、污水处理等等。让广大农民逐渐体会到慢行系统的发展给他们的生活生产带来的巨大实惠,让慢行系统真正成为“生态之道”和“富民之道”。

(三)慢行系统建设时须注意安全问题海口市慢行系统建设应注意做好沙滩、河岸的防护工程,同时建议慢行道边离沙滩、河岸有一定安全距离,防止崩塌。交通安全问题不容小觑。增城自行车绿道起于荔城西堤公园,止于白水仙瀑景区门口,道宽3.5米,全长约80公里。其中南段河堤上约有10公里是自行车与机动车混用车道,仅用白色实线在地面上画出了自行车专用道。在实地体验的过程中,每逢汽车从身边经过,总不免有些担心。因此,慢行道设计应该能够为行人和自行车提供安全的行车环境,在遇有十字路、丁字路时,要有相应措施。自行车道更不应与机动车道混用,实在条件不允许,也应设置实体的隔离设施,只是画一条白线,甚至连地面铺装都没有加以区别,是起不了安全作用。

(四)慢行道设计要凸现人性化郊野型绿道和都市型绿道主要是为人服务的,因此其规划设计更需要体现人性化,遮荫挡雨、便利设施、休息点、小卖店都应考虑齐全。在本次考察过程中发现,绿道上服务设施比较缺乏,一路上很少能找到公共厕所,即便有也经常要跑很远的路;而在自行车骑行过程中,路上渴了想买瓶水都很难;天然游泳场边上缺少更衣、淋浴设施,很多家长就在众目睽睽之下给孩子换衣服擦身,颇为不雅。

慢行道沿线景区景点通常是游客聚集、修整、观景的目的地,因此慢行系统除配套餐饮、小卖部、土特产销售点、公厕、垃圾桶等必要的设施外,还需为游客提供自行车存放、更衣室、自行车维护中心等特别服务。慢行道交通环境设计,还应设置安全、照明、遮荫等设施。在景区景点服务中心和沿途休息驿站,应对休息场地周边环境卫生进行整治。种植高大乔木,特别是用本地生优良树种作为行道绿化树种,不仅生长状态良好、管护成本低,并且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营造夏季的荫凉;对地面进行平整,在树荫底下设置各种休息椅,让游客在海口烈日闷热气候里感受到一丝丝凉意。

(五)引入企业经营模式,开发旅游休闲新产品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方式,由政府负责补贴基本建设费用,建成后的服务时期,通过竞标方式交由实力强大的企业经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由农村集体或个人提供闲置、废弃土地或闲置房屋来修建慢行系统配套设施,建好后承租给企业,企业优先录用当地居民参与经营管理。同时利用企业的优势,帮助农民发展农家乐、乡村游等产业,开发旅游休闲产品,变农业基地为旅游景点,变农村民居为农家旅馆,变农产品为旅游商品,从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总之,海口市慢行系统的规划建设还刚刚起步,尽管绿道建设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做了几十年,但是它在国内也还是个新生事物,需要慢慢摸索经验。希望海口市慢行道工程能够脚踏实地,在发展中摸索,在摸索中成熟,成为真正造福于民的民生工程。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增城论坛|新塘地图|派潭镇|石滩镇|中新镇|荔城街|崔与之|增城绿道|增城丝苗米
增城区|荔城街|增江街|朱村街|永宁街|荔湖街|宁西街|新塘镇|石滩镇|中新镇|派潭镇|正果镇|小楼镇|仙村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