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体认天理掇金针的增城明代思想家、教育家湛若水

13-9-2 10:49|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989| 评论: 0|来自: 羊城华夏

摘要: 明嘉靖十五年闰十二月(1537年),清晨,一辆有蓬的马车行走在广东增城县城西四十公里的峨眉山(今新塘南香山)的山道上,一直走到山上的莲花洞。车上坐着知县文章、县教谕汤仁等一行数人,其中一位古稀老人,特别兴致 ...



湛若水对家乡也有所建树,在南京任尚书期间,曾派船调夫,将家乡一处水塘垒石筑堰成一新塘。晚年致仕以后,又发动乡人在新塘周围建铺开圩,成新塘圩。后来,这一地区统称新塘。由于湛若水的倡导,新塘地区的文化一跃冠于全县成为“礼义乡”。湛若水之后,新塘出了6位进士,占全县举进士之一半;出了60名举人,占全县中举之近半。为纪念湛若水,后人在新塘办起甘泉小学和菊泉中学(同时纪念崔与之)。菊泉中学后改名新塘中学,原为湛若水祠的“尚书府”则毁于“文革”中。

尽管湛若水居所四季皆有所宜,但他并非安居不出。此后,他曾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到湖南衡山的天柱峰下,建紫云精舍讲学,并筑陈献章祠于精舍中,他曾七次到衡山讲学。湛若水登衡山,并非为着游山玩水,主要原因是为还老师陈献章之愿。陈献章想往衡山而一生未至衡山,直到晚年,只能将衡山之行寄希望于湛若水身上。

他在给门人陈宗汤的信中谓:“民泽可期远到,西望衡山,神爽飞去。”湛若水果然不负师望,他以78岁之高龄,第一次登上了衡山,在山上修了甘泉书院,内设白沙祠,并撰《白沙先生祠记》,曰:“盖先生托深意决长往于衡岳,而悲未遂也。方未衰而亲老,亲丧而病矣。则先生之神何尝不在岳乎?今夫人之魂何所不之乎?而乃谓先生未到岳而不可祠乎?”

他在甘泉书院讲学数月乃去,过了13年,年已91岁,又再上衡山,重修白沙书院,并作记。第七次登衡山,曾会讲于石鼓书院,返途又会讲于斗山精舍。而大部分时间主要来往于广东各书院讲学,其创立及讲学的书院有广州白云书院、天关书院、鳌峰书院,增城的龙潭书院、独冈书院、莲洞书院等。人称甘泉书院几遍东南,有名可考之书院即有30多间。

在讲学的同时,他还以化民成俗为己任,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出游衡岳之前,到天关书院,在那里行乡约、立约亭。湛若水以兴学养贤为己任,棒余之资,皆以置馆田赡四方学者,如广东省内,于沙贝乡,则有甘泉、独冈、遵冈馆谷;于增城龙门有龙潭馆谷;

于广州,则有天关、上禺、白云、上塘、蒲涧馆谷;于南海西樵,则有大科、云谷、天阶馆谷;于博罗罗浮,则有朱明、青霞、天华馆谷;于曲江则有帽峰;英德则有清滨、云泉馆谷。此外,在外省,于南京、江苏的溧阳、扬州,安徽的池州、徽州,福建的武夷,湖南的南岳,各处也置有馆谷。

湛若水90岁时还出游南京,过江西安福,在那里讲学的王守仁之弟子邹守益,听说湛若水抵达,郑重告诫他的门人,对湛若水一定要恭敬尊重,说话要小心,不要随便引起论辩。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四月二十二日,湛若水在广州禺山精舍逝世。终年94岁。追赠太子少保,赐谥文简。

逝世前的三月十日,他还在龙潭书院讲学,十五日,在禺山精舍讲学。十九日,卧床不起,弥留之际,还叮咛学生们要按照讲习会约相观而善。他是中国思想史上最高寿的思想家。他的一生,始终为教育事业而奋斗,实在精神可嘉。湛若水一生教的学生近4000人,其讲学书院之多、范围之广,在中国教育史上确属罕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