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园总体布局及岭南园林意境的构造 在空间整体布局上,北面的用地广阔开敞,设计上考虑以此为特征形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空间,以凤凰亭为对景点,结合中山路入口、前进路北入口,形成一条动态的视觉游线。而南入口景区则结合万寿寺的景观特征,形成安静、肃穆的空间。凤凰台空间相对独立,空间形态较为封闭,规划上结合其古木参天、静止幽深的特征,布置以下棋、品茶、静养、休闲的场所,塑造宁静和谐的氛围(图1)。 图1:空间景观分析图 作为空间整体序列,规划上结合地形地貌高差变化,以凤凰亭制高点、舞台、万寿寺三点统率整个公园的空间,此三点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空间控制格局,使整个凤凰山公园的空间形态呈现出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动态的、步随景移式的、轴测式山水画般的空间意境。 在设计上以自然山水庭院为骨架,巧妙顺应了公园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特点,全园以万寿寺大殿为主中心,各主要景点沿周边布置,通过园道和铺装小广场的组合引导,逐步展开了“步移景换”的游览空间。全园通过理水、建筑、植物配置、雕塑诗文造园手法,从各个方面深化了造园意境,使韵律感和节奏感较好地体现出来,让游人的感官得到美的享受,也使游人回味无穷。结合原有地形地貌和设计条件,凤凰山公园规划分为三大景区。 (1)、“禅韵清远”——万寿寺节点 结合万寿寺设置主入口,参考相应的历史资料,复原万寿寺大殿及周边环境。以形成凤凰山公园独具特色的主入口。在仙姑井上加盖亭子,名“仙姑亭”;在万寿寺大殿后以传统的中国造园手法设计小型的中国庭院园林。万寿寺周边相对宽敞,建筑拆迁量较小,建议作为首期工程进行建设。 万寿寺主入口也是公园的南面的主入口。因公园南面区域是新城区,故此结合万寿寺大殿把入口设计成一个较大规模的开敞空间。设计上将此区分成四大部分:大雄宝殿区、北侧厢房(观音殿)、仙姑井和小型寺庙园林(后花园),三者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形成东西、南北两轴线。 东西轴线上以山门——照壁——小水池(放生池)——大雄宝殿——人工水面组成。山门上悬挂富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对联;照壁以天然石材筑成,延请书法名家书写大幅作品并雕刻其上;放生池面积不大,水柱由石墙中喷涌而出,击于池中石龟上,溅成水雾,空气中弥漫着清润的气息。(图2) 小型寺庙园林设置一处水面,取名为“浮萍远香”。水面不大,但可倒映天光和建筑,取小中见大之意,以增大空间尺度感;水面植浮萍几处,不可过多,夏日荷香四散,别有一番清趣。邻水建水榭及连廊,取名为“怡风水榭”,取“风凉水冷宜人处”之意;水上设置石灯笼、叠石左侧、群山叠嶂,一片怡情美景。展廊弯曲,水声潺潺,水边的观景平台风光无限,别有洞天。 南北轴线上以北侧厢房(观音殿)——小水池(放生池)——仙姑井组成。在原有的仙姑井上加盖亭子,刻仙姑传说、诗文于其上,体现地方文化特点;并建游廊为夏日游人遮阴。拆除大殿东侧的建筑,以满足省级文物周边40米的控制建设间距。与大雄宝殿相呼应,新建一组建筑——北侧厢房(观音殿),共同构成园林空间;并在厢房前以树木、石碑划分出一个隔而不断的小院落;石碑上刻增城书法名家的作品及描述万寿寺的历史典故的艺术作品。整个区体现了宗教、游览和观景的功能,空间上大小相扣、高低相宜,既互相联系又有一定分隔,主要是动态的开放空间。 (2)、“古木参天”——古树坪节点 结合现有的20多棵古树进行环境整治,拆除部分影响古树生长的水泥树坛和景观质量不佳的构筑物。以条石、毛大理石、清水砖等对地面进行铺状,尽量不使用水泥勾边,使地面可以渗透雨水,促进公园的生态平衡。增设休息亭和相应的舞台、水墙等景观节点。节点由“月朗风清”和“梨园清唱”两个景点组成。(图3) “月朗风清”景点作为公园的一个交通核心,起到衔接各个特色空间的作用。设计一条爬山廊连接万寿寺节点和古树坪节点,并结合地形增加了部分草坪及花卉种植,使之成为行人注目的立体式花园。“梨园清唱”景点将原有的场地进行平整,废弃水泥地面,用大块的清水砖(俗称金砖)铺地,凸显传统园林的场地设计。设置一个新的舞台,作为市民聚会、曲艺、表演所用,故名“梨园清唱”; 同时,在舞台的对面设置小卖和游廊,满足游人的需要,形成清晰的空间限定。保留场地中所有的大树,并适当增加树木和草坪,提高绿化率。整个区体现的是观赏的功能,空间上高低错落,融合西方古典园林上台地式花园的设计手法,使之别具风采。 (3)、“凤凰于飞”——凤凰亭节点拆除现有的少儿游乐项目。与凤凰亭(棋)对应,设一个新的亭子(茶)子——于飞亭,并以游廊相连接,成为凤凰山公园景观的制高点。与凤凰亭共同形成“凤凰于飞”的韵味,凸显传统文化。北侧的游廊与古树坪节点的舞台共同围合出一个趣味空间,给人以静蔼、幽深的感觉,与整体风格相统一。拆除部分影响古树生长的水泥树坛和景观质量不佳的构筑物,拆除部分水泥地面,改为草坪或条石铺砌。 四、结语 城市休闲小公园具有其特殊性,它处于闹市之中,既是公园,更是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相对于其他的城市公园,它能把更多的文化信息传达给城市居民。如何在这类城市小公园的设计中更好地突出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特色,将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岭南园林是我国园林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喧闹的都市中,大面积的造园活动已不切实际。把岭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运用于城市休闲绿地的设计之中,让广大的市民能从中感受到岭南园林文化的内涵,增城市凤凰山公园的规划设计正是作了这样一种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