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叶萃扬回忆录:我在增城工作的那50年 激情燃烧的岁月

12-12-23 06:26|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9198| 评论: 0

摘要: 前序:叶萃扬祖籍广东郁南,生于广州长于广州,是五十多年前革命的风暴把叶萃扬吹到增城。现在,增城成了叶萃扬的第二故乡。叶萃扬的同辈老同志,很多人都像叶萃扬这样,从祖国的天南地北来到增城,献出了他们可贵的青 ...


4.建立人民公社,吃饭“不要钱”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颁布后,上级要求驻队工作组大力宣传人民公社的优越性。我们随即召开大小干部、群众会议进行宣传,一般都用口头讲,不读文件。因为读文件,大家就打瞌睡或“开小会”。我们把人民公社的优越性概括成“一大二公”、“吃饭不要钱”;“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天梯”’,建立了人民公社,就可以很快到达共产主义。

九月底,腊布区改成“腊布人民公社”。挂牌当天,公社召开万人大会,舞狮庆祝,各大队也一样欢庆。公社成立后,采用军事化管理,公社称团,管理区称营,大队称连,生产队称排;队长就是连长、排长。(但大家还是称队长)。统一派工,统一开工、收工时间,队长逐家逐户去催促社员开工。

劳动期间,统一中间休息(约十分钟),但抽烟是“合法”的休息,于是田头抽烟的人也多起来。每“脱”(一段)时间举行一次田间操,由县体委训练的农民领操员率领进行。当时做的是一套“语录操”,每句领袖语录配一个动作。各个生产队搞集体食堂,吃饭不要钱。开饭时,一箩箩热腾腾的白米饭摆在饭堂,八个人一席围在地上吃。

饭任吃,菜当然很简单。此举大受农民欢迎。有些穷的生产队没粮食,根据“一大二公”的原则,可以到较富的生产队或大队调(借)取粮食。当时正处在晚造收割大忙时期,因为粮食是“大公”的,生产队都等着上级来处理,有些熟透了的金色稻子躺在田里没人收割,谷子都掉到田里霉烂了。

听说中新公社竹林生产队(即中新圩),因地处增城往广州、新塘福和的交通中心,路经此地的行人驿路不绝。大家都声称是本公社的社员,都到食堂吃饭。于是乎饭堂由午到晚都没停过供应,吃饭者过百以至千计……。如此下去怎能坚持?只搞了几天,便在食堂门口挂上“因修理饭堂,暂停供应”的牌子。本生产队的社员,则仍可免费供应粮食。

在刚成立公社时,一些领导为了表示对人民公社的积极支持,拍着胸口号召社员“放开肚皮”吃。但不到一个月,各队、各公社的口粮纷纷告急,食堂便自动解散了。有些生产队、大队开始时还办起免费的幼儿园,让更多妇女摆脱家务投入生产劳动,但很多妇女都习惯于让孩子给自家的老人带,不愿送入园。最终,大多数“园”也自动解散。

5.“土高炉”——大炼钢铁

1958年11月,一位局长找我谈话:“现在派潭中学办高中,学校也很需要干部,你先到那里教政治吧。”县府办公室的一位干部以私人的口吻对我说:“派潭中学增办高中,缺政治教师,高中教师是要大学毕业生的,老叶你此去也不简单,可说‘人尽其才’。”

我从1953年6月土改结束派到文教科,领导和群众都很满意,自己把科里当成家。现在突然离开,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又对比一下,数年来一道工作的同志,上调的调了,提升的提了,自己还背着个“家庭出身”包袱,连个主办科员也要保不住了。现在去教中学,当个“知识分子”,也未必是“坏事”。于是,收拾行装到派潭中学赴任。五年的教育行政工作生涯就此结束。

到派潭中学的第二天就投入了紧张的“大炼钢铁”运动。因为在1958年秋,中央号召钢铁生产要翻一翻,从1957年的500万吨提高到1000万吨。增城的任务为3000吨。为完成任务,增城同全国一样开展“土高炉”运动,中、小学师生停课投入。

全民炼钢需要许多木炭。为了烧炭,大砍山林。仅两个月,西岭山茂密的林木都砍光了,成为秃山。派潭中学师生停课参加大炼钢铁近一个月,炼成了几箩(约几百斤)的一块块像黑色大石头的“钢”,也没上送,就堆在什物房里。在大炼钢铁运动中,打碎了多少铁锅,砍掉了多少山林?大概没人作过统计。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