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豆制品城经营模式着力实现多方共赢局面 豆制品生产加工点本小利薄,且限于自身硬件设施和经济实力,升级改造举步维艰。“如果采取‘严管重罚,围追堵截’的监管方式,从业人员抵触情绪较大;一味采取关停等手段,容易遭到强烈抵触,甚至可能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谢俊锋说。为准确掌握新塘镇、永宁街和仙村镇豆制品行业的发展情况,增城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林伏柱率领局领导班子多次进行实地调研. 充分论证在新塘镇引入豆制品城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后,作出了以政府引导、民间投资为指导思想的豆制品城建设工作部署,同时借鉴东莞、深圳等地经验,引入豆制品城的经营模式,以彻底解决区域内豆制品无证生产和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使从业人员、增城市场需求以及监管部门实现多赢。 豆制品城作为一种全新的集中加工生产模式,具体指提供专业化、科学合理的厂房租赁给豆制品经营户,经营者专门从事日常生产综合管理,通过聘请熟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生产的专业管理和检验团队,确保生产管理到位,严格原材料进货检验和产品出厂检验,从源头上把关,加强日常生产管理,坚持合格产品出厂制度,解决传统食品经营者面临的法律门槛,将其生产资质合法化,规范生产过程,严格管控产品质量,真正提升传统食品的质量水平,为当地政府和社会尽到企业责任。 豆制品城经营模式,即由一名或多名股东发起成立一家食品生产公司,经营范围囊括大多数常见豆制品产品,按照市场准入标准要求,统一配置生产车间,分区设计,实行集中供热、供水、排污,集中进行原料采购和产品出厂检验,聘请专业人员管理日常生产,引导豆制品生产加工点从分散无证向集中有证转换,形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经营”的新模式。 豆制品城经营模式的优势在于解决了生产环境卫生及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合理价格提供专业化和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集中式厂房,布局合理,专业人员管理,强化检验,保障食品安全,解决了传统食品生产者面临的无证生产问题;集中分时段供气用于生产,专业人员操作使用锅炉等特种设备,节省了能源,又降低了散乱经营违规使用特种设备产生的风险,大幅提升了食品生产安全水平; 通过购置专业检验设备,聘请职业检验人员,依照食品安全生产原则,强化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和产品出厂检验制度,确保食品质量合格;聘请具有多年行业经验的专业管理团队从事日常生产管理和巡查,确保生产过程中不违规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有效保障过程监管不缺失。 “通过前期调研以及实地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辖区无证经营户基本已接纳租用场地、集中生产管理的模式,相关职能部门对引入豆制品城也持欢迎态度,引入豆制品城的条件已基本成熟。”谢俊锋说。豆制品城位于新塘东部,容纳经营户约为30家,设置集中供气设施、集中污水处理和油烟处理设施,厂房内可建设预包装线,方便运输和保存,便于企业行销超市和外地市场。目前,已有18家豆制品企业与豆制品城签订了合作意向。 豆制品从生产到销售都遵循严格检验程序 “豆制品城2013年9月中旬投入运营后,入场的原料和出场的产品都需经过统一的严格的检验,确保产品达标。”谢俊锋说,豆制品城内的生产者们使用的原料须有合法来源,用水须为合格水源,添加剂必须是国家法律规定允许的、合法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而油料亦必须为合法途径获得,绝对不允许有来源不明的油料。 豆制品城的经营者将对生产者有严格的监管,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添加不该添加的物质,生产环境卫生也有专职人员负责打理,出厂产品还有一套出厂检验环节,检测合格的产品才可流向市场销售。“我们希望将来能走预包装化,进入大型商场、超市流通,这样这些豆制品商品就不易发生二次污染,外观也漂亮,可让其增值。”谢俊锋说。 据了解,豆制品城投入运营后,质监部门将对豆制品城的生产领域进行过程监管,召集辖区内无证经营户集中宣传,引导其入场经营,对拒绝入场经营又无法获得生产许可擅自从事食品生产的经营者采取严厉打击,坚决予以取缔,动员各镇(街)开展全面摸排,查缺补漏,推动无证豆制品经营户入场经营。同时,加大证后监管力度,严格按照生产许可要求开展生产,并加大抽检频次,一经发现抽检不合格的从严从重处理。 在流通环节的把关方面,工商部门对流通领域实施监控。由工商部门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为重点,建立豆制品流通、销售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帐管理制度,重申无qs标志的豆制品不得进入市场销售。优先安排有品牌、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进入各大肉菜市场和超市经营,减免企业进场费,保障主流市场流通和消费合格、放心的豆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