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吃喝玩乐 查看内容

游玩“荔乡仙境”增城的简明指南

11-4-12 11:47| 发布者: 增城视窗520_com| 查看: 1936|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南国仙境增城,到处青山绿水,一派田园风光。增城地处交通咽喉,通达东莞、深圳、香港和粤东各地,具有多城辐射效应。增城还是广州东部最大的“绿洲”,森林覆盖率接近50%,近1000平方公里,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占一半 ...
(二)“仙”游景点

何仙姑家庙

传说,八仙中唯一的女仙——何仙姑,故里在增城小楼仙桂村。何仙姑家庙是增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新八景之一,名为“小楼仙源”。相传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姓何名琼,是增城小楼人,家庙为祀奉何仙姑而建。庙宇始建于明代,清咸丰八年(1858)重修。在庙内的瓦背屋脊上有棵百年桃树,虽然生长在缺土少壤的瓦背屋脊上,且从不需要施肥淋水,树虽不高,却硕果压枝。在家庙后山头,有一处由日本友人山冈容治捐资建造11层高的仙姑宝塔。

家庙有两大节庆,每年三月初七仙姑诞、八月初八仙姑得道日,善信自发举行盛大纪念活动,万人空巷,场面蔚为壮观。现应信众要求,重修何仙姑家庙,重修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重修后的何仙姑家庙占地14000平方米,增建仙源牌楼、家庙广场、八仙会馆、麻姑殿、云母溪、仙姑碑林等一系列配套景点。 特色:传说中“八仙”之一的何仙姑的乡下。 地点:增城小楼何仙姑旅游风景区。交通:增城各大车站有车至小楼镇,广州到此只需60分钟,荔城到此只需10分钟。

千年仙藤

何仙姑家庙以北400米处,有一棵巨大的青藤,似蜿蜒盘龙,盘绕在一株古榕和几棵杂树上,人们找不到它的树头须根源自何处。古藤延伸跨度超过30米,独藤成林,绿阴一片,遮地400多平方米,远望如一条绿色彩带,当地人传说是何仙姑成仙后遗留的飘带。经植物研究所专家鉴定古藤学名“白花鱼藤”,藤茎最粗部分周长为2.3米,为目前世界白花鱼藤之冠,为稀有植物。每年6月,正逢青藤开花,一树银花挂满头,香气扑鼻惹人醉,一派“六月瑞雪”之吉兆。

报德祠

小楼镇腊布村,有座“报德祠”。祠旁一古井、一木棉树。整个古祠分为报德祠、仓沮圣庙和景星楼三部分。报德祠是唯一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建筑,非常罕见。古祠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古塔有600多年历史,古祠有400多年历史,集岭南古建筑艺术之精华。

正果古街和正果寺

正果古街两边蜿蜒绵延的骑楼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傍晚,村里的老人坐在新建的广场上,摇着蒲扇悠闲地玩着纸牌,孙子在一边独自玩耍,温馨祥和中渗透着或浓或淡的乡土气息。正果寺是增城八景之一,余宾公,增城金牛都香浦塘(今正果镇番丰)人,出生于宋景祐二年(1003年),出生时跪地双掌合什,朝天礼拜。及长为避瘟疫迁到今成佛岩(距寺约三公里处瑞山)山下,给人放牛,八岁到名山寺出家,苦练修行,功德圆满,修成正果,得道成佛。

正果寺历史悠久,自宾公开座以来,历祀宋、元、明等朝代,乃至民国,相沿至今,超过九百年。慕名前来瞻仰宾佛的名人有: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陆秀夫、明朝海瑞、国父孙中山、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以及我们敬爱的朱德委员长等。特色:古刹风情。地点:正果镇墟。 交通:增城各大车站均有车直达,广州到此需70分钟,荔城到此需20分钟。

增城万寿寺

凤凰山万寿寺始建于宋嘉佑年间。宋大祖开国927年,增城万寿寺始建于宋朝那就很久年代了。历史上验证是有依据事实的,看此建筑是“斗拱式”托顶横梁,那就象征着中华的早期建筑风格了。看看世博“中国馆”的建造理念就知道是由此启迪。传说这栋古建筑历史上曾经烧毁过,后人又重修。历尽风雨的万寿寺在后人不断地修葺而保留下来。当代人修葺增城万寿寺有三次:建国初期万寿寺的梁柱腐烂了许多,用旧石柱代替原木柱,四面用青砖实墙封顶托起天面,虽改变了原四面木窗门的结构但防止了天面主体的倒塌。1990年5月份修葺万寿寺天面,因瓦块崩裂,房顶漏水,梁柱被雨水浸蚀,后是请来福建师傅修葺的。2005年10月份修葺万寿寺是大修,用硬木结构,灰复原来的面目。这次花银也不少,修缮后重新开放。

南香山白花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秀挺耸立于平川之上的南香山,历经两千年历史的宗教历史文化的浸淫,刻画了一幅“三教合一”“天人合一”的历史文化图腾。山上原有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的寺观,原名“百花寺”,现名为“白花寺”,它比增城建县(公元201年)还要早100多年,故有“先有百花,后有增城”之说。该古寺经历千余年,曾经多次毁葺,今只存有后世迁建于山下双鱼岭的一座山门及原寺门上的“百花古寺”4个大字阳文石刻牌匾。山上昔时建有莲花书院,明朝大儒湛若水曾在该书院讲学。在书院遗址前方有一摩天巨石(高10米,直径6米),巨石最高处镌刻“湛子洞”3个大字,字迹清晰可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香蕉产量的气象预报模型 为乡
  • 试探广州市增城区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增城论坛|新塘地图|派潭镇|石滩镇|中新镇|荔城街|崔与之|增城绿道|增城丝苗米
增城区|荔城街|增江街|朱村街|永宁街|荔湖街|宁西街|新塘镇|石滩镇|中新镇|派潭镇|正果镇|小楼镇|仙村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