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增城著名农特产 仙桃 瓦背屋脊上这棵已有一百多年的桃树,人称“仙桃”。仙桃相传是何仙姑师傅麻姑献寿的仙桃,故又称“麻姑仙桃”。它虽生长在缺土少壤的瓦背屋脊上,而且从不需要施肥淋水,却依旧枝叶繁茂。每年入春,何仙姑家庙会出现“三多”现象,一是桃花多,元月桃花盛开时节,仙桃满树桃花,花开烂漫。二是人多,仙桃本是神奇之树,加上桃花盛开,香气袭人,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参观。三是果多,仙桃长势喜人,结果累累。据了解,2003年,对仙桃进行义卖,最高一颗仙桃竞投价为5万元,2004年、2005年、2006年最高一颗分别投出8万元、 10万元、12万元,2007年更有一颗卖出13.8万元的天价。 增城菜心 远近驰名的优质蔬菜品种,是珠三角游客来增城最爱吃的美食之一。迟菜心又名高脚菜心,是增城远近驰名的特产蔬菜品种,素有蔬菜之王,菜心之冠美誉。冬季的南粤地区,菜心、小白菜是叶菜首选,而此时叶菜最为上品的,是增城菜心——迟菜心。增城的小楼镇一带生产的菜心,才是地道的迟菜心。小楼镇地处北回归线,这里的地质有点特殊,这里的菜心长如菜树,能长到一米高,但却依然皮脆肉软,茎肥叶厚,煮炒快熟,吃之甜美,很有菜味,非一般菜心可比,因此,迟菜心被食家们誉为“菜王”。 增城挂绿荔枝 增城挂绿是荔枝中的珍稀品种。明末清初屈大均《荔枝诗》咏到:“端阳是处子离离,火齐如山入市时。一树增城名挂绿,冰融雪沃少人知。”清诗人李凤修咏到:“南州荔枝无处无,增城挂绿贵如珠。兼金欲购不易得,五月尚未登盘盂。”足见其珍贵程度,被称为“荔枝之王”。增城挂绿以文献正式记载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乾隆年间县志记载原产于增城新塘四望岗,后至嘉庆年间因官吏勒扰,百姓不堪负重而砍光挂绿荔枝,万幸只存县城西郊西园寺(现荔城挂绿广场)一棵至今,弥为珍贵。2001年在挂绿广场举行的挂绿珍果拍卖会上,一颗“西园挂绿”荔枝拍出了5.5万元的高价,成为全球最昂贵的水果,一举打破了世界吉尼斯记录;2002年的拍卖会上,更是拍出了一颗18.8克的“西园挂绿”荔枝 55.5万元的天价,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增城桂味荔枝 果皮浅红,有些红中带墨绿斑点,似长青苔,皮薄且脆,龟裂片凸起呈不规则圆锥形,片峰尖锐利手。果圆球形或近圆球形,中等大,果肩平。肉质爽脆,清甜多汁,有桂花香味,可食部分占全果重的78%-80%,品质风味极佳,为上等优质荔枝。6月下旬到7月上旬果熟。 增城糯米糍荔枝 “趁圩不买荷包饭,拣树先寻糯米糍。”果皮鲜红,龟裂片明显隆起,片峰平涌。果大,扁心形,果肩一边显著隆起,蒂部略凹。果核小,常退化或中空。果肉乳白色,肉厚多计,肉质软滑,味浓甜,可食部分占全果重82%-86%。品质风味优良,为上等优质荔枝。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熟。 增城水晶球荔枝 果皮淡红带黄色,皮薄,龟裂片大而稍凸,片峰尖锐。果身近心形,中等大,果肩微耸。果核大部分焦核。果肉透明乳日色,肉质特别爽脆,味清甜而带微香,可食部分占全果重的83.3%,为上等优质荔枝。在增城有过百年栽培历史,6月下旬果熟。 增城妃子笑荔枝 果皮淡红色,皮薄,龟裂片凸起,裂片峰细密,尖锐而刺手。果身大,圆形或卵圆形,果形整齐,果肩一边高,一边平而阔。果核长卵形,大都不饱满(焦核)。果肉乳白色,肉厚,软滑,多汁,味清甜带香,可食部分占全果重79%-82.5%,品质风味优良。唐代诗人杜牧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6月上、中旬果熟。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