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吃喝玩乐 查看内容

增城区增江街光辉村湖塘埔 欣赏山野美景中的摩崖石刻 回味曲水流杯的历史

23-3-25 07:29|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468| 评论: 0|原作者: 柳絮依依

摘要: 大寒后,北方天寒地冻,岭南花团锦簇。我在明媚的阳光中,来到千年古邑广州市增城区,与文友们一起乘车到达增江街的曲水流杯水库时,下车观景,蓝天白云,青山环绕,风和日丽,碧水悠悠,山野景色如画。这 ...


有一幅画《葛稚川移居图》是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描绘的就是葛洪在罗浮山隐居炼丹的故事。时光流逝,日晒雨淋,眼前这曲水流杯的山野处,摩崖石刻基本保存完好,是一大奇迹。好奇的文友们又去观看摩崖石刻的文字,反复琢磨摩崖石刻的记载,我们欲寻觅更多遗迹,只是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更多的古迹还有待于发掘了。

陶醉在文人墨客留在青翠山间的石刻和葛洪炼丹的故事中,踩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不时回头看树林中的摩崖石刻。当地人枕水而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据说那葫芦形的山顶曾经有游击队出没,抗战时期,日军侵略者打到了光辉村,有村民捡到了机枪,被日军发现,极速追赶他,吓得他钻进了崖壁下的石洞,把机枪藏进那儿,日军找不到机枪,只好作罢。崖下石洞地形复杂,水流涌动,一般人不敢进去。

曾在两个月前参观增城县委旧址的历史文献,得知增城曾是抗战区域,今天见到当年抗战的战场,不由想起那硝烟弥漫的抗战时期,增城军民浴血奋战,最后迎来新中国的成立。离开曲水流杯水库,我们一路风尘仆仆,前往光辉村的赖氏宗祠。赖氏宗祠前有一块石碑引得文友们纷纷驻足观看,对考古感兴趣的就拍摄下来,说回去慢慢欣赏。

离赖氏宗祠不远处,一树红花开满枝头,往右拐就是赖际熙太史第。我们走过一片菜地,来到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的太史第。赖际熙,光辉村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国使馆篡修、总篡。以清朝遗臣自居的赖际熙后来到了香港,在香港教育界、文化界享誉极高的赖际熙于民国初年写有《登宋王台》“登临远在水之湄,岂独兴亡异代悲。大地已随沧海尽,怒涛犹狭故宫移。残山今属周原外,块肉曾无赵氏遗。我亦当年谢皋羽,西台恸哭只编诗。”

新中国成立后,太史第曾经被视为官僚地主财产收为集体公有后分给村民使用。改革开放后,赖氏祖业在落实政策时被退回给赖际熙后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按原貌重建的仿古建筑,颇具清代建筑风格。据说门额朱红木匾横刻的“太史第”为赖际熙生前手迹,内室那碑记详述了赖际熙的生平及修筑太史第过程,陈列的三件清代绣花马被褂,让喜欢绣花服装的我立马拍摄以作收藏。其中的书法作品“一庭花影三更月,千里松荫百道泉”“千年家国和为贵,万代儿孙孝当先”,给人思索和启迪。走进院落后面的天井,中心便道两旁栽有荔枝树,后堂有长方亭神座,设有神龛。

朝遗臣落魄出走、抱憾作诗,心中的无奈只有他自己知道。时过境迁,赖际熙的孙女林赖元芳回乡投资,成了广州市、增城市两地的“荣誉市民”。这位清朝遗臣若泉下有知,定会感到欣慰,他的孙女热心公益、造福乡梓,为广州市建设作出了贡献。夕阳西下,离开光辉村这人杰地灵的宝地,希望再次来欣赏山野美景中的摩崖石刻,回味曲水流杯的厚重故事。(全文完)
123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增城论坛|新塘地图|派潭镇|石滩镇|中新镇|荔城街|崔与之|增城绿道|增城丝苗米
增城区|荔城街|增江街|朱村街|永宁街|荔湖街|宁西街|新塘镇|石滩镇|中新镇|派潭镇|正果镇|小楼镇|仙村镇
返回顶部